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30歲前 60歲後 注意腎血管性高血壓

佳里奇美醫院腎臟科血液透析室主任郭育淇指出,如果高血壓是在30歲之前或60歲之後發現的,就有「腎血管性高血壓」的可能。他還說,所謂「腎血管性高血壓」,是指因為腎臟動脈狹窄,造成腎臟分泌不正常的荷爾蒙,配合一些機轉,導致血壓偏高。
) h! {" f! n* Z# Y公仔箱論壇 tvb now,tvbnow,bttvb; ^8 [, g3 @; G3 {
60幾歲的吳女士有數年高血壓的病史,平時在診所拿藥,後來由於使用三種降血壓藥物仍無法有效控制血壓,加上健康檢查結果顯示血中肌酸酐值略高,因此轉至大醫院的腎臟科求診
) R; b" l# v# y' B; r. C
; {" q) P% V$ k.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她接受一系列的檢查,經腎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右腎稍有萎縮。接著安排核醫檢查,發現右腎的有效腎血流明顯低於另一側,因此懷疑她的高血壓是屬於「腎血管性高血壓」。 3 s; H# c* s/ V! j& ^
公仔箱論壇% K. M- ]$ t6 M' ?7 z# y$ ~& r0 n
院方再安排核磁共振腎動脈攝影,顯示高度懷疑有右腎動脈狹窄的可能。再經由血管攝影,確定了「右腎動脈狹窄」的診斷,她接受氣球擴張術以及支架擺置的治療。出院後回門診追蹤,血壓回復正常了,腎功能也好轉了。
3 {! S/ i, K4 \6 G* r公仔箱論壇, I( k7 T9 \# o2 w  q; s+ {
通常這一類的高血壓,用藥反應會隨著病情的進展而愈來愈差,而且時日一久,可能造成該側的腎臟萎縮!但是,只要能夠診斷出來,並及時接受氣球擴張術以及支架擺置的治療,那麼血壓便能獲得有效控制,且能讓腎臟免於繼續萎縮!前述吳女士就是一個典型「腎血管性高血壓」的案例。
5 Y7 |( F6 f! p+ M/ R8 otvb now,tvbnow,bttvb
6 x4 H; G) B  X" P  x) Z; f1 G6 D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最新統計,在民國99年,有4,174名國人死於「高血壓性疾病」,於該年度國人10大死因中名列第九名,死亡年齡中位數為80歲。有4,105名國人死於「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於該年度國人10大死因中名列第10名,死亡年齡中位數為78歲。因此,高血壓和腎臟病對國人的影響實在不容忽視。
  g3 i3 K+ ?) P' G- P( U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p, k! _: S2 f% l2 H6 D
高血壓和腎臟病之間有些關聯性。例如臨床上常可見到一旦血壓控制不佳,可能會造成腎功能的退化;而腎功能的惡化,也可能導致高血壓愈來愈不好控制。 tvb now,tvbnow,bttvb' j7 h9 }- o1 f* x) v) m* J" l
據統計,在高血壓患者中,大約有百分之十的比例為「續發性高血壓」,這類患者者往往於30歲前或60歲後才發現,可能有罹患腎臟相關病變:腎血管病變(如腎動脈狹窄)、腎實質病變、內分泌疾病(如嗜鉻性細胞瘤、原發性皮質醇酮症等)及大動脈縮窄等,而以腎血管病變和腎實質病變占「續發性高血壓」的最大宗;這類疾病若能及早處理,是有機會減少甚至是不須再吃降血壓藥的。而其他的百分之九十為「本態性高血壓」患者,這一類型的高血壓通常病因不明,往往須長期服用降血壓藥。 8 K/ _( O; N& Z! ~/ H  r8 \
公仔箱論壇, W7 x6 c3 I5 l8 {* [) y
     6 N) I9 g- u; L0 ]4 {- {3 q$ ]& U) m
當腎臟組織受損一段時間後,可能導致腎臟功能的永久性損傷。經過治療追蹤三個月以上,假如腎臟功能仍然無法回復正常,此時可稱為罹患了「慢性腎臟病」,而根據國民健康局在民國99年發行的「慢性腎臟病防治手
昂首千丘遠,嘯傲風間;
堪尋敵手共論劍,高處不勝寒;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