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在第五代全面深化經濟改革的主題下,中國毫無疑問將進一步推動市場經濟改革,落實習李提倡的「大市場,小政府」理念。然而,從當局事先張揚的調門來看,今次會議能否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又一個里程碑,能否啃下硬骨頭、大膽闖政治改革的禁區,卻令人懷疑。公仔箱論壇; x3 }3 ~. c; i. g
# x' e0 ~! k, k! F; R$ m三十五年前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將中國推上改革開放的道路,取得巨大成果,如今中國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三十五年後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再一次引來萬眾矚目,因為會議反映習李體制的治國綱領,不僅影響中國未來十年的走向,也關乎全球政經格局,會議的重要性如何強調都不過分。
5 ]8 @6 x- H( w
# B) @, x/ s( N* a5.39.217.77實際上,會議還未召開,領導班子已不斷「放風」,為深化改革試水溫,習近平及李克強分別到湖南及東北考察放風,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更豪言今次改革範圍之廣、力度之大,前所未見。在高層密集造勢下,外界對今次會議抱有一定期待,但也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擔心改革又是小打小鬧走過場。/ j4 e/ b& O1 u; I
$ w* ]' T: q- b$ \ n: B4 S: W制度反腐 仍是空白- N3 T; d2 S! G/ Y4 H& z
8 q; q1 Q5 Y+ }0 M' _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早前為三中全會提交的「三八三」改革方案總報告,提出「三位一體改革思路、八個重點改革領域、三個關聯性改革組合」,已為三中全會定下基調。報告集中於轉變政府職能、縮小收入差距、打破壟斷、戶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體系改革等方面,政治改革方面卻着墨不多,重經濟輕政治十分明顯。從習近平的「七不講」、「兩個不能否定」、「不走西方邪路」、「不重蹈蘇聯解體覆轍」等講話中,從其要求隆重簡樸紀念毛澤東一百二十周年誕辰,可見第五代仍然是「打左燈向右行」。經濟向右轉,政治向左轉,互為矛盾,互相拉扯,預示進一步改革開放之路勢必坎坷難行。
$ z: }4 z5 l/ k公仔箱論壇
+ h' c2 S# X1 d, A8 j, ?公仔箱論壇內地改革開放「摸着石頭過河」三十多年,一直被指單條腿走路,即只有經濟改革,沒有相應的政治改革配套。馬列主義經典學說認為,上層建築必須與經濟基礎相適應,中國的經濟基礎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上層建築的政治體制卻數十年停滯不前,早被視為深化改革開放的絆腳石。中國社會高度腐敗,根源是權力不受約束,這正是政治改革不到位的後果。如果今次會議仍然未能回應政治體制改革的訴求,必然令人質疑第五代深化改革的勇氣、魄力,制度反腐也淪為一句空話。
7 V H8 |! H# I. U8 T/ G
, O* t! f- U3 f) F/ X9 @公仔箱論壇當今中國面對的社會問題異常複雜,改革到了深水區。要推動真正的市場經濟,與國際接軌,必須有健全的法治、流通的資訊、社會的監督相配合,這就要衝破既得利益者的頑固阻撓,相對經濟改革,政治改革更迫切亦更為艱難。在過去的歷史上,單靠一條腿走路而且走得很遠的成功者從未有之,中國將會何去何從,人們只能拭目以待。
0 E, Y7 a% Z# J' z6 H+ j) B4 Y, _公仔箱論壇4 M6 B9 i9 _8 A! [$ ^- B9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