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6-2-25 12:42 AM 編輯 5.39.217.778 P) R- [+ K* o- p
& G9 m4 H, M- o" @' w( T) M$ M8 j這種玄智、玄理,就是從作用上顯出來的「無」,從這裏看,很像佛教裏面的「般若」。般若也是智慧,這種智慧是根據佛教所說的「空」而講,就是依「緣起性空」而講。那個般若智,我們叫它是「空智」、「空慧」。空理 這一方面不管它,從慧這一方面講。佛道兩者的方式、形態完全相同。就我們所分的「作用層」和「實有層」講,道家只是以玄智、玄理這個作用層為其勝場,即以此成家。在佛教裏邊,它不能只是般若。在佛教,它除了般若層外,還有分解說的實有層上的問題,即大小教乘,這兩層都有。若離開佛教的實有層,光看它的作用 層,它的表現方式、形態和道家是相同的,但是其內容不同。. {9 ]( N0 |6 S7 }+ m# k: p# x
公仔箱論壇4 Z' }/ l2 E+ ?; M8 F; e
什麼方式相同?就是弔詭。般若經裏邊詭辭特別多,老莊裏邊詭辭也特別多。佛教中一說詭辭,必定拿般若經做代表。在分解方面不能說詭辭,詭辭只能在非分解的般若方面講,正如道家詭辭只能在玄智方面講。這個要注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q+ e& }3 o- y8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m0 q j( c, O+ u
玄智和般若智因為它表現的形式相同,所以道家這個玄智、玄理可以做中國吸收佛教的一個橋樑,先拿魏晉玄學做它的前身,這樣子來吸收佛教,很自然,一下子就吸收過來了,一點隔閡沒有。所以首先吸收的就是般若這一 面,這一面相契合,很自然。但是分析那一面,就不見得相契合。中國人很容易欣賞般若經這方面的詭辭,但不一定能夠欣賞佛教大小乘所說的一切教義,對小乘所分析的那一大套,尤其不欣賞。但對般若這一方面卻很自然地能夠接受,就是因為道家的關係。tvb now,tvbnow,bttvb+ M' K) y, B+ i! [7 [
, c% \+ w* q/ W5.39.217.77學問有共通性、自發性,道家這一面在中國是本有的,不可說是從佛教來,但也不可說佛家這一面是從道家來,這種話都沒意義。從中國吸收佛教的過程上看,道家玄學在前。在王弼、向秀、郭象的時代,佛家般若學還沒進 來,可是他們早就發出玄智來了。佛教般若學是到鳩摩羅什才介紹發揚起來。所以不能說王弼、向秀、郭象這些玄學家所說的是從佛教來。玄學在前,能不能說般若學從玄學來呢?也不能講。中國後來也有極端的華夏主義,說那些洋和尚一點知識沒有,那些玄妙的道理都從道家來。王船山就有這種意思。他是極端的華夏主義 者,他這裏不是談學問,是鬧情緒,說那些印度來的洋和尚是夷狄。這個說法是不行的。
7 b) K" w- T+ I.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a1 V4 T5 l8 t: v1 k& P' E y
說玄學來自般若,或說般若來自玄學,或者說老子出於易經,易經出於老子,說這些話都沒意義。說理學家出於佛老,亦同樣無意義。而社會上淺妄之輩專門說這種話,這個都不知道學問的甘苦,不知道學問的自發性、共通 性。人類的學問心靈自然有共通的,只要你存在地用心地思想,你也可以發出來。不過還要看它發的方向如何、教路如何?這當然是不同的,訓練思考就要從這兒開始,思想才能站得住。
2 T2 i$ b4 p: t$ x5.39.217.77
6 t: J1 K2 C! F公仔箱論壇道家因為沒有實有層那一面,說簡單也很簡單,因為複雜都在分解地說的實有層那一面。實有層起爭論,道家從作用層上講,此則無可爭論。所以儒、釋、道都有這一層意思。譬如說在實有層講好、惡,要界定什麼是好,什麼 是惡,和平常所說的喜歡、不喜歡又有什麼不同,這樣分解了一大堆,結果愈分析愈麻煩,而且有爭論。作用層上則不同,你一說無有作好、無有作惡,稍為一點醒就清楚了,這裏邊沒有許多花樣。
3 s* D% b; `% Q' ?" Z* L
9 t; x2 i$ m9 [9 p2 z道家是比較簡單,而且主要地只說這個意思。它不把「無」特殊化為任何東西,從這一方面說,它最有哲學性,最有普遍性,因為這是個共通的,大家都可以講的。可是照後來中國哲學的發展,儒家卻是在這裏起一種禁忌、忌 諱,忌諱佛老。從宋儒出來這個忌諱更大,到現在有一千多年了。成為忌諱,就把人的頭腦拘束起來了。
}% t6 E, f* J# t1 ]5.39.217.77
2 a: X3 T/ Z) t, gtvb now,tvbnow,bttvb因為忌諱佛老,所以大家講聖人之道,最怕講這個「無」。一講這個「無」,他就說你來自佛老。其實聖人也可以講無,不一定講無就來自老子。當年陸象山和朱子爭論太極圖說,就因為太極圖說講「無極」是來自老子,非聖 人之道。朱子起來後,忌諱更多。凡是講無的地方,或者是稍為玄妙的地方,都不敢講,以為來自禪,因此佛老成為一個很大的忌諱,這對於發揚儒家思想是不利的。凡是高明一點、深遠一點都不敢講。聖人的道理自是家常便飯,家常便飯也自是好的,但極高明而道中庸,並不是一天三餐以外就什麼沒有了。tvb now,tvbnow,bttvb+ Q8 Q5 C) H! u- J2 G
公仔箱論壇( _% p! Y" i* l! V8 m- I- I: F
忌諱玄遠,而以平實為藉口,不是自己枯萎了嗎?弘揚道理愈講愈枯萎,最後則一點光彩沒有,這樣怎麼能立教。若是這裏分辨清楚,則以後你們看到這種話頭就不會迷糊了。是不是佛老,乃是從實有層上規定。並不是因為一 講無,就是佛老。忌諱就是從道家的玄智和佛教的般若所引起來的。尤其朱夫子,他一看到這一方面的話,就以為這是禪,不是聖人之道,一下子就擋出去了。結果使自己講道理伸展不開,不能左右逢源。所以這個禁忌要解除。tvb now,tvbnow,bttvb4 M/ C& K3 X/ Z; z$ q1 S% H0 R0 {- C
/ l* Z R9 e [' P: @5 Z7 S: t公仔箱論壇解除禁忌則首先要分開什麼是作用層上的話,什麼是實有層上的話。作用層上的話,人人可以說的,不是誰來自誰,用佛教的詞語說,這屬於共法。般若這個概念不是共法,為什麼翻為般若不翻為智慧呢?般若是從「緣起性 空」那個教義來規定,這是佛教特殊的一個智慧,道家不這樣講,儒家也不這樣講。般若不是共法,但表現般若那個詭辭的方式,則是共法。莊子所說的「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這個「忘」字也是共法,大家都可以講。聖人也要講,「無有作好、無有作惡」就是忘,即不要造作。這就是道家所說的那個無,從作用層 上講的無,這是共法,不能決定什麼,不能決定你是屬於那一個系統。道家就以此名家,以此為勝場,把握這個普遍性,不特殊化為仁、上帝、梵天等等。若了解這個,就不再成為禁忌,若再成禁忌,則需要再解放。不解放則儒家不能暢通,把自己陷落。一屬於高妙就不敢講,這豈不是自甘低下?
/ r5 _- a- v, [5 _: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z: s5 \: Q1 z
儒家做為一個大教是徹頭徹尾的,不只停在中庸那一面。它極高明而道中庸,致廣大而盡精微,尊德性而道問學,中庸裏這些話不是說得很漂亮嗎?) T( ]8 p( i, F# @6 @1 i& b/ [
! `1 ^' w4 F/ i$ G
什麼樣的話頭他們看起來是來自佛老呢?程明道這類話頭很多,朱夫子最不喜歡。朱夫子說這些話頭說得太高,實際上他根本不喜歡。但因為他宗二程,所以對于程明道不好意思哲明駁。其實他只宗程伊川,並不宗程明道。公仔箱論壇- a3 }4 J ]# O. o3 o( P7 g
5.39.217.779 K5 K" i* _! S# S+ w
程明道定性書就有這類的話頭。他說:「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註十九)。這就是弔詭、詭辭。朱夫子對此雖未明駁,可是葉水心卻大表不滿,說這全是佛老的話。5.39.217.775 S, P- @/ U& N& k- t- M9 j
; s( s/ U: z/ M! ]*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其實在這個詭辭裏邊,涵有兩層的意義。那一個屬於實有層呢?那一個屬於作用層呢?「天地之常」,天地的常度,「以其心」,肯定心,這是實有層,並不是沒有心。「普萬物而無心」,這就是作用層,「而無心」之無就 是「無有作好、無有作惡」那個「無」。但是一般人看到這句話,忘掉了前面「以其心」三個字,只看「而無心」,無心怎麼行呢?心怎能沒有呢?這個「無心」並不是存在上的否定,這是作用上的否定。作用上的否定就是莊子所說的「忘」,就是老子所說的「絕」。「以其心」,天地有心,復其見天地之心,這是正面說的實 有層上的話。但是天地之心「普萬物而無心」,它表現心的方式,是以無心的方式表現,這是作用上的話,把造作去掉。聖人也有情,「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何晏王弼爭論聖人有情無情,何晏主無情,王弼就說你這樣了解差,聖人當然也有情。但是聖人有情而不累于情,也就是無情之情。「以其情順萬事而無 情」,無情是作用層上的話,這裏邊也有兩層。一般人看到無情,就以為來自佛老。聖人無有作好無有作惡,尚書早就告訴我們「無情」了,但聖人也仍然還是有情,大家卻忘掉了。tvb now,tvbnow,bttvb% Q- H7 a7 l( d9 j, L/ v4 `, n
8 a6 |! I6 U3 P' z% B- a"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王陽明四句教說「無善無惡心之體」,他們最討厭聽這句話,一看到「無善無惡」就以為糟糕了,儒家就講善惡,怎能無善無惡。無善無惡是說本心自體表現的狀態,無善相、無惡相,王陽明自己說得很清楚,無善無惡是至 善,是絕對的善,和與惡相對的那個善不同。絕對的善就是沒有善相,惡相當然更沒有了。
5 `5 j- U( g) g/ c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9 l G, `! R6 D
有一次王陽明和兩個大弟子王龍溪和錢緒山夜談。王陽明說:「有心俱是幻,無心俱是實。」一有心統統都是幻相,無心的時候統統都是實的。但他接著又說:「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註二○)。這兩句不是與前兩句 衝突嗎?一般人一看到這個話,又說這是佛老,非聖人之道,聖人沒講過這種話。
: r" l% \4 S& p: T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b9 L9 ]+ W0 X# b: t4 F
這兩種相反的話語,明明屬於兩層。「有心俱是幻,無心俱是實」,這是屬於那一層?「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這又屬於那一層?4 T! B' `& \' |% q9 X& h+ O( K& _
; G4 B. n. g/ a C( Q「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這是從實有層上講。有心即肯定良知,良知是心,有良知的地方都是實的,沒有良知的地方,則都是虛幻的,從有(being)變成非有(non being), 這是根據中庸的話講的。中庸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誠體所在才有物;誠體一被拿掉,萬物就沒有了。「有心」這是對良知本心的肯定,是實有層上的話,有良知在那兒貫穿,良知所到之處,一切都是實在的。把良知這個本體拿掉,一切都變成虛幻,就是無根、無本。這豈不與中庸言「不誠無物」一樣嗎?這是實 有層上的話。
5 \7 j% g, B; g1 X( \1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F+ E5 p1 R: z3 u! w; u" u4 ~
但他又說:「有心俱是幻,無心俱是實」,這是作用層次上的話。有造作之心,有意之心,都不是從良知發的,所以你講的都是假的,這叫做「有心俱是幻」。對於「有心俱是幻」,那麼你最好是無心,這個無心並不是實有層 次上對心的否定。這個無心就是無有作好、無有作惡那個「無」,就是「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那個「無」。這就是老子說的「無」。
3 P7 J9 A( r2 J% ~5 Q, A) ]tvb now,tvbnow,bttvb8 S ]* E+ x% b8 k; p
這裏明明是兩層,這是我們現在的講法。當時錢緒山根本聽不懂,想了好久還是不懂。王龍溪聰明,他一下就領悟了。「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王龍溪說這句話是「從本體說工夫」。「有心俱是幻,無心俱是實」,這是 「從工夫說本體」,工夫不是作用嗎?「從工夫說本體」就是老子的「正言若反」。公仔箱論壇7 j$ l1 Q9 j1 h) ^$ B7 \
tvb now,tvbnow,bttvb# w, l* ~) o) Q! x. J! A( A0 Z
講道家,主要是講這三次。先講道家主要的基本觀念,然後講道家是縱者橫講,就是上一次講的。今天主要是說明作用層和實有層的不同。道家只有作用層,沒有實有層。儒家兩層都有,佛教也兩層都有。道家只有一層,以作 用層上所顯示的「無」作為本體,兩層不分,合而為一。因此道家可以和佛教相通,顯出一個共法,最有普遍性,大家都可以說。後來在這個地方成為一個禁忌,我們要把這個忌諱解掉,我們認為這並不妨礙聖人之道。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5 Q7 ~% T, W7 E) ?9 O
2 _* s( `' I8 O" L9 i& F2 R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我們對道家大概就講這三次。你們自己看看老莊的書,消化一下,就可了解道家系統性格如何必須這樣規定,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智慧,講「特質」,就要注意這些地方,如果當一個學問看,它就是一個境界形態的形而上學。這 也需要對西方那些形而上學有一個了解,了解了就可看出它們之不同,這是一種簡別,一種批判性的考查,這種功夫是需要的,要不然就是混濫。這種混濫會把中國哲學講壞。公仔箱論壇7 S" U9 ], [. F9 S' F,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n! I, o+ e- ?
下一次我們講法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O7 i' ?: D* d7 |
1 h" G9 \* ?* A
0 D1 P3 @# F8 O" m2 h 吳登臺記錄( c O8 a7 E- z; t* p, k2 T
( |- U2 U) K9 Q: {公仔箱論壇 【註 釋】
- Q& G# K6 S( A#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2 i* j, L0 D( y
註一: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頁四,四部叢刊初編,三十一號,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行。
* T9 a5 ~+ i( n# h! y公仔箱論壇 註二:同註一,頁八。tvb now,tvbnow,bttvb) }9 y! e3 z) X2 }3 t" E
註三:同註一,頁八。
d2 x+ m& o& [3 J# K4 ~0 otvb now,tvbnow,bttvb 註四:同註一,頁四。tvb now,tvbnow,bttvb) z2 b& c! o7 R. P/ Z
註五:攝大乘論本(三卷),無著造,唐玄奘譯,頁一三三,大正藏,一五九四號。5.39.217.77. B( ^) E) s5 m; \
註六:同註一,頁八。
% E, z. @) V; ?+ E/ {, }& s! b(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註七:同註一,頁八。0 W; w' S7 u; Y @
註八:論語陽貨第十七,頁八十二,四部叢刊初編,第三號,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行。5.39.217.775 H% k, F- k& P: g9 z! @+ ~
註九:同註八,頁八十二。tvb now,tvbnow,bttvb* r: k. U: G% {1 V5 A9 e7 t
註十:周易,繫辭上傳,頁四十六,四部叢刊初編,第一號,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行。
- f( P6 p% z7 i( E% e公仔箱論壇 註十一:尚書洪範篇,頁四十六至四十七,四部叢刊初編,第一號,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S+ ~6 B& `$ i: Y( K
註十二:明儒學案,冊一,卷十二,頁一,臺灣中華書局印行。
* G' W+ `9 Z0 [" s 註十三:老子道德經,頁二十二,四部叢刊初編,第三十一號。tvb now,tvbnow,bttvb( T# H# `- i/ @' i
註十四:明夷待訪錄原法篇云:「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無法。……三代之法藏天下於天下者也……後世之法,藏天下於筐篋者也。」頁四至五,臺灣中華書局印行。
4 V r6 x$ Y' k) l7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F" X; C. O/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註十五:南華真經齊物論云:「丘也與女皆夢也,予謂女夢亦夢也,是其言也,其名曰弔詭。」頁二十四,四部叢刊初編三十一號。
. s4 Q8 w& m, _9 M0 [6 _+ l+ a$ P# G#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註十六:老子道德經,頁四,河上公章句作「外其身而身存」四部叢刊初編三十一號。' o2 b D& G# B& P) U6 T# f1 p( ~
註十七:南華真經大宗師,頁五十九,四部叢刊初編三十一號。
! d0 j3 c6 f9 ^ 註十八:老子道德經,頁十六,四部叢刊初編三十一號。- `% X% v0 R) F5 s3 F8 [9 b$ e
註十九:宋元學案明道學案,定性書,卷十三,頁七,中華書局印行。
: A9 s0 @0 N( P" F 註二○:陽明全書卷三:「先生起行征思田,德洪與汝中追送嚴灘。汝中舉佛家實相幻相之說。先生曰:『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汝中曰:『有心俱是實,無心俱是幻,是本體上說工夫。 無心俱是實,有心俱是幻,是工夫上說本體。』先生然其言。洪於是時尚未了達,數年用功,始信本體工夫合一。」頁二十六,中華書局印行。汝中即王龍溪,德洪即錢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