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粵發布報告 倡特區重新定位

8 U) _: j# }2 Q3 L% G# @+ ~+ B% |% K
圖:廣東經濟特區30年改革發展調研報告發布會現場\方俊明攝
3 G* ^( K7 m1 J'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年,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今日公布了一份特區調研報告,全面總結特區30周年的成敗得失。《報告》直指特區存在政治體制改革滯後、政府辦事效率低、腐敗違紀突出等六大問題與教訓。《報告》建議要將深圳、珠海、汕頭三個特區重新定位。【本報記者方俊明廣州二十九日電】
1 M7 @! F) ~* b  @6 _3 ], B  [公仔箱論壇據《報告》指出,30年來廣東經濟特區在經濟社會發展、經濟結構優化、國際化水平、市場經濟體制完善、基建及城市功能提升、社保體系發展、思想觀念轉變、精神文明建設等取得「八大成就」,但同時存在「六大問題和教訓」。 5.39.217.779 o* S) `- Y+ H! l! s0 R" j
深圳:綜合改革實驗地
% r0 j: |9 _* E1 h: t( ]3 O& F" ~《報告》表示,深珠汕三個特區要重新定位,明確主攻方向。其中,深圳仍是關鍵和亮點,要以深港共建「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為突破口,全面借鑒香港經濟和社會管理模式,更多地承擔綜合改革實驗的重任。 tvb now,tvbnow,bttvb7 o3 d0 H# B$ H5 K
珠海:粵港澳合作樣本 9 l8 h  p/ Z0 V
珠海則是新亮點,宜將珠海與中山合併,率先推進社會體制改革,利用港珠澳大橋建設機遇,把橫琴島開發作為珠澳一體化合作的切入點,為粵港澳全方位對接與合作提供經驗和樣本。 tvb now,tvbnow,bttvb" d7 W& F4 O$ H& A7 n* X/ Y2 g
汕頭:粵台合作試驗區
3 _6 g  l' E6 X' ]5.39.217.77《報告》認為,汕頭是難點,要抓住作為對台首批海上直航港口的契機,在融入珠三角、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同時,可重點在南澳島引入台資試驗和尋找新的改革發展舉措與動力。廣東省人大副秘書長陳華一建議,將汕頭、潮州、揭陽三市合設為副省級市「汕頭」,創建「粵台經貿合作試驗區」,並納入國家關於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的重點規劃,爭取汕頭被列為開展兩岸ECFA合作的第一批試點城市。
, n+ d/ I( g* t$ s9 I! Z- t公仔箱論壇漸進推動政治體制改革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c3 S. w5 N& N; P3 w+ \
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利文表示,廣東經濟特區至今已「30而立」,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上創造出舉世矚目的成就,期間儘管也觸及如精簡行政機構、民主決策等一些淺層次的政治體制改革,但所有嘗試均淺嘗即止,或迴避或退縮,迄今未見突破。他認為,今後特區應賦予新的歷史使命:以政治體制改革為核心,帶動其他如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等各項改革,換言之,應把原「經濟特區」改為「政治特區」。
# v$ J& {" C) [" F1 j& M5.39.217.77王利文認為,政治體制改革茲事體大,在全國同時鋪開不大可能,在一省開展也難度較大,只能按漸進式、邁小步、先試點的辦法進行,而具「特事特辦」、「試錯權」等尚方寶劍的特區,就完全有基礎、有條件在政治體制改革上向中央主動請纓,先行先試。其中,由於目前深圳具有計劃單列、可直通中央、又毗鄰香港等其他特區所沒有的優勢,可選擇深圳更名「政治(經濟)特區」,或簡稱「特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開展政治體制改革試驗。而其他不完全具有條件的原經濟特區或可承擔單項政改試點任務,或應有「退出機制」,取消特區稱謂和特區待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