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屆政府公布的改革藍圖計劃稱將賦予農民更多的土地權利,對此內地著名經濟學家、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成思危在接受本臺專訪時稱,要推進城鎮化,就必須要實現土地流轉,從而保障農民權益,並使遷入城市的農民真正市民化,他並認為中國可以說已經掀起了第二次土改。
4 v7 v, T+ U, m1 {$ btvb now,tvbnow,bttvb
# {0 z8 q* ], m) z$ E9 r# utvb now,tvbnow,bttvb距離上一次中國土地政策的大規模變革,已經有30多年的時間。中國的農民經歷了從土地私有到上交集體,再到承包經營幾個階段。中共高層公布的最新改革計劃,區分了農用地和宅基地的分別,但強調兩者都可以抵押轉讓。允許村集體直接出售農村土地建設用地,而不需要再經過政府的徵地程序;計劃還指出,將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並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對此成思危強調,農民工進城後的市民化問題和發展農業生產的問題,只有土地流轉才能根本解決。現在關鍵要看,採取怎樣的措施實行宅基地的流轉和承包土地的流轉。
5 Y7 c3 { V6 l+ U% _, j2 A0 |/ ?" x3 `/ i5 _; {1 m: @8 ~
5.39.217.773 f9 R2 w9 I C
成思危(經濟學家、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當然我覺得宅基地的流轉應該可以直接採取有價收購的辦法,因為那是農民個人的,可以採取有價收購的辦法,但是集體承包權的流轉可能就要採取,比如說現在有個別地方搞的土地銀行,或者說是土地的出租等等,你可以通過出售也可以出租等方式來解決流轉問題。 tvb now,tvbnow,bttvb. P7 n6 c! ^7 a- Y7 u! A) F
! [8 N1 Y) a" I0 U n# Q5.39.217.77根據內地媒體的披露,在群體性上訪事件中有60%以上都是與土地糾紛有關。外界相信,如果改革措施逐步落實,可以將極大地改善農民的議價權,有助農村穩定。同時,根據改革藍圖,中國獨有的戶籍制度也將被逐步取消,城鄉二元結構可望打破。 3 q% [9 N* N% L8 y+ [' `, r
- B8 H4 C. ^& R0 J( h成思危(經濟學家、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隨著城鎮化的過程,中國農民的土地問題,它的難度可以說是相當于第二次的土改,而這次的土改就是怎麼公平合理的保障農民的利益,另外也使得真正遷入城市的農民能夠真正的市民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