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銀改革投票權分配,中國坐上世銀第三把交椅,分析認為無疑體現了中國經濟規模在世界經濟中的位置,但不能因而盲目樂觀,因為有權利必有義務,國際社會將要求中國負擔更大責任。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說,這次世銀提高中國投票權,跟目前中國經濟規模及地位相符,而中國積極爭取在世界舞台上的發言權,也反映了大國戰略。5.39.217.772 \" Y ^* z0 y, k8 Y
7 B) {2 Y& q; k4 p$ m/ Q保留發達國家否決權但他指,中國既獲得相應權利,也要承擔更多義務,外界將把中國推到國際事務中,像歐美在金融海嘯後就力谷中國承擔大國責任,只是在面對國際事務和利益發生衝突時,中國必積極爭取自己的利益,因為中國經濟規模雖大,但人均富裕程度仍遠不如發達國家。內地電台「中國之聲」的評論員葉海林就覺得,世銀這次改革無疑是一個進步,但從改革細節上看,可見發達國家仍留有一手。這些國家為了減慢發展中國家在世銀等國際金融體系中的發言權,採取了很多手段,包括保留了發達國家的否決權。' J5 t2 z' A: L,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