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文章轉貼]
苏东坡情感大揭幕:少年才子曾经被逼逃婚
[打印本頁]
作者:
chrislov
時間:
2025-9-1 12:15 PM
標題:
苏东坡情感大揭幕:少年才子曾经被逼逃婚
宋人《东园丛说》记录着苏轼少年时的另一段姻缘: 王子家言及苏公少年时,常夜读书,邻家豪右之女,尝窃听之。一夕来奔,苏公不纳,而约以登第后聘以为室。暨公落第,已别娶仕宦。岁久访问其所适何人,以守前言不嫁而死。其词有“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之句,正谓斯人也。“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一作沙洲)冷”之句,谓此人不嫁而亡云也。
& U- {5 ]9 h: t6 s
苏轼的《卜算子》词寓意安在,至今众说纷纭(涉及四个女子),这里不必卷入。我们要注意这段话的前半部分,所说的正是苏轼的婚姻问题。
5 T8 T1 @ R& v; t7 e
《东园丛说》为南宋初年李如箎所撰,《四库总目提要》认为其书虽被先人搀入杂说,但所记之事多“典核不苟”,因此作了“其书可采”的结论。
9 Q0 C, N- P+ w9 Btvb now,tvbnow,bttvb
更主要的在于,王子家并非道听途说之徒,他是苏轼友人王廷老的儿子、之后成为苏辙三女婿的王浚明 。王子家活了八十五岁,直到绍兴二十三年(1153)才去世。侄女婿述说大伯丈的隐私,决不可捕风捉影。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Y- J' R% B) ~1 N
钟莱茵先生的所谓“苏轼多次宣布”,其实只是两次,另一次是在《与王庠书》中:
$ B7 z& e8 F7 Y5 u1 Y( R- s7 Btvb now,tvbnow,bttvb
轼少时本欲逃窜山林,父兄不许,迫以婚宦,故汩没至今。
0 _1 }' H% S) s' n3 S
王庠是四川荣州人,荣州离眉山仅百里之遥,二人不仅是同乡,依然“姻亲”。王庠生于神宗熙宁七年(1074),比苏轼整整小28岁。苏轼此信,写于晚年被贬“海嵎”之际,即60岁以后,事先王庠正值壮年,预备参加科举考试。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F# h/ _$ d$ O, O1 y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年近不惑的大名士,要对一位后生谈及自己少年时的婚事?
|4 g! Y0 d. x
答案只有一个:王庠对苏轼早年的婚事多少知道些底细。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T3 W# ^! ]3 z
苏轼在给黄庭坚的信中透出了这个新闻:“有侄婿王郎,名庠,荣州人。”(《与鲁直书》)瞧,原来这位后生也是苏轼的侄婿!联想到苏轼两番强调“为父兄所强”、“父兄不许”,这位仁“兄”应是王庠的岳父。试想,如若王庠对长辈的隐私一无所知,苏轼偏要与他谈论此事,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5.39.217.779 b6 \1 V) X% \$ t# w6 f
由此可以断定,苏轼在娶王弗之前,另有一段婚姻。不然的话,他的“不欲婚”、父兄“迫以婚”就无从谈起。这是一段亲人讳言的往事,苏轼在与知情的侄婿通信中透了一点新闻,另一位侄婿则在晚年将这段秘密泄露了出去。
' c6 t/ B* O Q- O
r& i& K- `,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文章摘自《解读苏东坡:女性情感卷》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