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新聞]
大澳喙鯨|漁署還原死前時間線 帆布袋阻進食偏瘦 摩擦海床流血
[打印本頁]
作者:
itsctsu
時間:
2024-12-3 11:06 PM
標題:
大澳喙鯨|漁署還原死前時間線 帆布袋阻進食偏瘦 摩擦海床流血
[youtube]qXc4lpIf6Wc[/youtube]
一條喙鯨在上周六(30日)晚上在大澳擱淺後傷重不治。漁護署助理署長(漁業及海洋護理)朱振華今日(2日)交代由發現鯨魚,到牠擱淺、注射麻醉針後死亡的時間線。
署方相信鯨魚與海床摩擦而流血,死因是由於消化系統被商業及工業用帆布袋堵塞,長期阻礙進食及消化,導致體型較瘦。部分專家認為亡鯨是世上非常罕見的朗氏印太喙鯨,署方指仍需數月化驗組織確認,但相信是屬於喙鯨。
漁護署料今日(12月2日)完成解剖。( 漁農自然護理署 facebook)
麻醉期間去世 流血因與海床摩擦
朱振華接受電台訪問,表示署方在11月30日下午3時40分發現喙鯨在二澳擱淺,由於下午6時該帶開始水漲,喙鯨一度游走,其後7時45分在大澳再次擱淺。漁護署、水警及村民在8時45分嘗試將該條喙鯨搬去深水地方,避免海床摩擦鯨身。晚上9時,眾人成功將喙鯨搬至深水區域並注射麻醉針,喙鯨40分鐘後身體始虛弱,於麻醉期間在12月1日凌晨過世。
朱振華指,喙鯨被發現時已較為虛弱,皮膚上的傷痕及流血是因為與海床摩擦,沒有發現船撞及其他猛烈撞擊而成的痕跡。
鯨魚大量流血,導致海水變紅。(大澳居民提供影片截圖)
朱振華料需數月時間確認亡鯨品種以及歲數。(周景文攝)
料帆布袋阻礙進食已一段時間致死
喙鯨的消化系統內有一個88厘米乘52厘米大、完整的帆布袋,朱振華相信是商業或工業用途。解剖人員在鯨魚體沒有食物殘渣,加上牠體型偏瘦,料已經有一段時間進食困難,被異物阻礙進食及消化。署方初步認為,誤食帆布袋很大可能為死因。
鯨魚的消化系統內有一個大型帆布袋,尺寸約88厘米乘52厘米。( 漁農自然護理署 facebook)
需數月時間確認是否朗氏印太喙鯨
部分專家認為是朗氏印太喙鯨,全球十分罕見。署方解剖程序預計今日完成,但需要數月分析身體組織,才能確認亡鯨的品種及歲數。世上有關喙鯨科品種的資料較少,鯨屍日後將作為科研教育用途。
懷疑朗氏印太喙鯨昨晚在大澳南面石仔埗街對開水域擱淺,漁護署及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人員到場為鯨魚進行麻醉診斷,可惜鯨魚過於虛弱,最終不治。(蔡正邦攝)
工人先將鯨屍置於綠色帆布,再纏上繩網,吊臂車將屍體運走。(蔡正邦攝)
工人先將鯨屍置於綠色帆布,再纏上繩網,吊臂車將屍體運走。(蔡正邦攝)
喙鯨於深海生活 誤入香港或因身體差
朱振華表示,喙鯨科一般生活在水深300米至1000米的海域,而香港水域只有幾十米深,生境不適合喙鯨科生存,船多,而且亦缺乏適合牠們的獵物,或成導致喙鯨死亡的原因之一。他指喙鯨誤入香港水域的原因,有可能因身體狀況差,未能跟上同伴又或者迷路。他指,以前香港亦有喙鯨科擱淺的記錄,但未必是同一品種。
海豚保育協會:誤闖陌生水域更難覓食
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認為帆布袋未必直接導致死亡,不過會影響進食及消化能力,導致身體虛弱。加上鯨魚誤闖陌生水域,導致更難尋找食物,最終發生悲劇。
鄭家泰根據綜合資料,認為該喙鯨為朗氏印太喙鯨,但解剖方需要對其做基因分析才會得出準確結果,他料該鯨已達成年。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中)。 (資料圖片/勞敏儀攝)
鄭家泰表示,協會成員曾在大嶼山西面目擊喙鯨活動,當時牠可自由活動上水呼吸,所以判斷該鯨屬誤闖。成員又認為喙鯨身上的細傷痕屬以往被獵食者咬傷,而且沒有虛弱及出血,大致屬正常,所以任其自由離開。
鄭家泰指,對於喙鯨科而言,整個香港水域均屬水淺,但日間游動的水域已算香港的深水區。他指,喙鯨當晚在大澳流血,應該是由於擱淺時不斷掙扎,被石面磨傷表皮,並非內出血。
喙鯨科雖為群居生活,但亦會有獨立行動的情況,鄭家泰認為不能輕易判斷該鯨是否與同伴失散。他強調,喙鯨科屬海洋性品種,適合的生境是數百到幾千米的水域,香港的環境十分不適合喙鯨科生活。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表示朗氏印太喙鯨游到香港不正常。(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提供)
出事的鯨魚周六早上在大澳水域出沒,當時未有流血。(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提供)
出事的鯨魚周六早上在大澳水域出沒,當時未有流血。(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提供)
出事的鯨魚周六早上在大澳水域出沒,當時未有流血。(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提供)
出事的鯨魚周六早上在大澳水域出沒,當時未有流血。(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提供)
作者:
manyiu
時間:
2024-12-4 09:13 AM
D人太無公德心, 到頭來都係自己吃番D後果!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