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健康資訊]
肢體動作只是媒介!中風復健關鍵是刺激大腦,持續復原進步的秘訣是…
[打印本頁]
作者:
soforlee
時間:
2021-4-21 03:49 AM
標題:
肢體動作只是媒介!中風復健關鍵是刺激大腦,持續復原進步的秘訣是…
本帖最後由 soforlee 於 2021-4-21 03:50 AM 編輯
/ i. V/ }* q- S2 U% H5.39.217.77
$ n" @ q2 B' [( `: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黃金復健期真的只有6個月?
黃金復健期6個月已是臨床的鐵則,不論醫師、治療師、患者本身都把這6個月視為一道障礙,彷彿超過6個月,中風復健將不再有任何效果,這個數字讓許多人感到不安,甚至影響後續的治療。
- Z/ w) v, `1 d; U
黃金復健期的由來
首先,最早定義出中風後復原時間表,是源自於20多年前,國外的一篇中型研究調查,研究中,調查了4百多位中風情況不一的患者,這群患者接受了相關神經復健治療,研究團隊每周都記錄了患者的進步情況,發現12周之後,進步的幅度開始趨緩甚至停滯,因此他們認為中風的復原期應是在3個月左右。
5 g8 ]% u& x7 |7 T' M( ~2 Q8 n/ ]公仔箱論壇
之後,學界開始有比較具體的認知,認為中風的復原與發病後的時間是有關連的,但是單憑一篇研究就得到的結論,無法直接套用在每位患者身上。這也是為何有許多臨床患者說,雖然已經中風2、3年了,持續復健的情況下,仍感覺到自己在進步。
2 b1 s3 M" m/ `; o5 F N- s, W: {
用快速復原期取代黃金復健期
隨著這篇研究的出現,有越來越多的團隊試著去探討中風的黃金復原期為多久,各方所提的時間從2周到5個月都有,其實大家不必太在意這個數字,因為每篇研究設定的族群、評量的方式、復健的劑量都不一樣,所得的結果不同本來就很正常。
. h k- A) ^% a, n4 t!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在台灣普遍認為6個月是一個階段性的分界點,加上健保給付住院復健的時間是6個月,所以黃金復健期是6個月的說法似乎就有道理了。然而,黃金復健期或許是一個小迷思,目前比較傾向的共識是用「快速復原期」來取代「黃金復健期」。
公仔箱論壇" w4 x% c1 D7 T u
中風的復原在發病後6個月內的確會比較明顯且快速,但這不代表6個月之後的復健是徒勞無功的,有些患者一樣會進步,只是進步的速度跟幅度比較緩慢而已。藉此反思治療的進程,前6個月應該積極努力的動作復健,隨著時間的進行,慢慢修正目標並增加功能性的訓練,例如走路、自己穿衣、從馬桶上站起來等等,我相信都可能會有很良好的進步。
/ h- G9 ?7 {* h' V& M(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超過六個月還會進步嗎?
這或是許多人的疑問,我的答案是或許進步比較慢,但不代表完全停滯。有不少患者是經歷1∼2年的訓練才開始有動作的恢復,也有耗時5年才訓練出手部的抓握能力。手部動作從手指完全軟癱到可以握起來,一直進步到手指能夠放鬆,最後大拇指能夠上下擺動,這個過程中,靠的是每天持之以恆的訓練,縱使超過6個月,復原仍是可以期待的。
公仔箱論壇+ M" Z5 y9 _4 D
曾有一位患者樂老先生,中風4年後遇到我幫他復健,原本手部軟癱無力,經過半年的治療,已經進步到能靠著自己的患側手翻象棋,進一步會開始練習寫字。
$ Y& ?; h4 o2 A/ P
我接觸過耗時最長的案例,是一位中風10年的許女士,經過訓練後,才開始慢慢發展出獨立步行的能力,雖然整體的動作恢復仍沒有很理想,但是功能的提升很顯著,最直接的改變是她可以獨自且安全的在晚上起床去廁所,這一點小小的改變,減少了照顧者的負擔,全家的生活品質因此提升不少。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B3 m6 P0 {- Q% ~8 O
從這些案例來看,並不是6個月過去,復健就無效了,復健是很漫長的過程,有時甚至是一輩子的功課,所以保持樂觀的態度,把復健融入生活,踏實的訓練,仍會有很好的療效。
- Y8 c2 @9 F& D' \9 S& f6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中風復健的重點,是讓大腦與動作重新連結!下一頁看看各種中風復健方式的作法與原理吧
* x/ x, g- L6 y, g,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柏堯老師的復健迷思解惑
& I8 y% g$ L! P1 t* ?8 F
6個月的黃金復健期是研究統計的結果,這樣的結果無法直接類推到每位患者身上,現在比較主流的觀念是中風後的6個月內,恢復比較快速與明顯,6個月後雖然恢復的速度可能減緩,但仍有復原的機會,千萬不要太早放棄,保持樂觀並且持續訓練才是最佳的方法。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 s. }9 m1 `3 F
強化大腦跟動作連結的復健練習
事實上大部分的動作復健都是在重新強化大腦跟動作連結,這需要專心感受患側的感覺與動作,並加上密集與大量的練習,讓大腦回想起控制身體的感覺,以下也會介紹幾種臨床常見的方式,能更強化中風動作復健的效果。
4 k$ z0 b0 Q, rtvb now,tvbnow,bttvb
鏡像治療:
鏡像治療是近年來研究成果十分顯著的一種中風復健療法,不僅有許多實驗證實,且不需要準備昂貴的器材,在家中只要有一片大鏡子就可以自行練習,非常推薦患者在家中自行練習。
5 h% c( C* R1 E5.39.217.77
中風後患側腦失去掌控肢體的能力,患者每天看著無力的患側手,這樣的印象是不利於大腦神經恢復的。鏡像治療則是透過看著鏡中健側手的動作,去活化患側腦的動作區,來誘發患側大腦發出動作訊號的一種方式,這是一個與患側大腦溝通的過程,告訴大腦「其實你還很有用」。
2 W/ i$ m6 Q" K8 m6 S |tvb now,tvbnow,bttvb
' `( `( {" M; U
鏡像治療
$ v0 |; u4 w: v' L) }/ d
雙側上肢訓練:
這裡並非一般人所說的中風復健要「好手抓壞手」的訓練。雙側上肢訓練指的是雙手同時做同樣的動作,或是同時間做出對稱性的動作。有研究顯示,這樣可以增進健側腦與患側腦的連結,健側腦會幫助患側腦的活化,達到動作誘發與訓練的目的。
公仔箱論壇0 G. I9 A7 c, c( G, q9 i9 p w+ Y
其實日常生活中本來就有許多動作是對稱性的動作,例如雙手擦桌子、拖地、擦窗戶等,復健不一定要特地在醫院診所才能夠進行,只要將復健動作融入居家、日常生活中,即便在家也可以自主練習!
, \+ E- N6 X) z3 p7 [4 e3 m
1 J$ ^& `: Y1 T* V/ a7 G/ ^7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雙側上肢訓練
5 c2 p8 K& T. {. q2 z) ?
侷限誘發:
限制好手讓患側手練習吧!有肢體動作障礙的中風患者在居家活動、日常生活時,通常會為了方便而使用健側肢體,甚至忽略患側肢體的存在,因而往往失去了讓患側肢體動作、功能進步的最佳機會。
& w" ?$ n# W; [# r! @6 G$ M: G
侷限誘發療法希望患者透過大量的練習機會,增進患側手的動作能力,所以接受治療的患者需要有一定的動作能力(手指能夠些許開合、肩膀可以抬高)。如果患側手尚未有動作的話,會先建議進行雙側上肢訓練以及鏡像治療。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7 E# K1 r$ N/ A2 } t; Z
想像也能幫助身體加速復原!下一頁看看專家提醒:中風復健這個關鍵一定不能忘記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S' J* E" w: @7 Y) x
心像練習:
公仔箱論壇# p9 W E- w1 _. k1 _8 f7 l( u
心像練習
4 o6 E3 R6 k4 G6 |8 L% R1 Z2 C
復健要設定目標,讓大腦知道動作的正確性
在練習做動作的時候不是有做就好,還需要自己設立動作目標,與生活越有關越好,譬如說手要摸到肩膀抓癢、或是摸桌子上的杯子,這樣會比隨意亂揮,每次揮的動作範圍、軌跡、幅度都不同來的有效許多。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t9 p- K& j/ o" X2 k" W7 D# ]
治療師在旁邊就能夠隨時提醒你每個動作需要修改的地方,譬如說練站的時候,兩邊肩膀有沒有高低差、屁股重心有沒有歪掉,當然身旁的家人也可以協助提醒。都沒有的話就自己認真用眼看,或是看鏡子,才有辦法訓練大腦重新學習控制自己的肢體。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做動作的正確性,絕對比邊做復健邊聊天來的有效。
: m6 A9 `" \1 V$ g* F5.39.217.77
柏堯老師的復健迷思解惑
公仔箱論壇' V) k& V: J2 r
復健過程中,往往著重於肢體的動作,會讓人誤會復健是否是針對肢體,其實不然,復健應該是針對腦部,肢體動作僅是媒介,藉以刺激腦部神經,誘發出更多動作的恢復。因此,復健不只是單純的活動,而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增強大腦跟動作的連結。就像小孩學爬、學走一樣,要一點一滴累積,最重要的是靠自己去做動作,若完全依賴他人協助動作,所得到的效果將事倍功半。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