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健康資訊]
大腸直腸癌發生率 飆第1名
[打印本頁]
作者:
timmychoo
時間:
2019-8-4 11:48 AM
標題:
大腸直腸癌發生率 飆第1名
近年來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節節攀升,根據國民健康署近年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已位居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死亡率第三名,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仍持續升高,並且發生年齡似乎有年輕化之趨勢,可能與民眾的飲食習慣西化以及食安問題、生活壓力、遺傳等等許觀因素有關。
5.39.217.77/ g- r; y9 i. U! _
# R# x6 C5 z: ^: Z# y. |- f' U公仔箱論壇
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信佑表示,大腸直腸癌源自於黏膜層組織細胞的異常進而轉變為癌症。黏膜層位在腸道的內表層,就像是水管的內面,從體外利用諸如X光之方法無法觀察,但大腸內視鏡卻可由腸子內側一覽無遺的檢查病灶。癌症的發生並非一天兩天可成,一般它由小而大。因此,如果能在癌症發生的初期或癌前病變(如腺瘤)即發現予以治療,治療效果往往最佳。
% `. g8 n, K* m9 e/ a, p# C5.39.217.77
% j, e7 s$ ~) b. T4 G4 u6 g
大腸直腸癌分期的依據包括腸壁腫瘤侵犯的深度、局部及區域淋巴擴散的程度與是否有遠端轉移。其中腸壁侵犯的深度可由內視鏡下初步判斷,但有無淋巴擴散則必須透過斷層掃描或是透過外科手術取得完整的把病理標本才能得知,透過胃腸科醫師的內視鏡診斷、外科醫師精準的手術與病理科醫師的組織分析,才能得到準確的癌症分期,以利日後治療計畫的決定。
: p3 p6 {7 L7 D% V# d2 S, _
E* D5 u# k% q
國泰綜合醫院社區護理組個案管理師鄭雅方表示,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各式各樣手術在臨床上的應用、選擇也更加多元,但是大腸直腸癌的重點仍是在早期的診斷、早期的治療,才能得到較佳的預後。初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國民健康署針對五十~七十五歲的國人,每兩年提供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篩檢,有需要時加做大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大腸直腸癌的不二法門。
$ S) p! g" Z& j. v3 @) i+ y( f
3 b( q/ |6 i- s3 g公仔箱論壇
台灣新生報
. y6 ]; ?' k8 r, a# ?; vtvb now,tvbnow,bttvb
0 `# Q" [6 p" L
tvb now,tvbnow,bttvb2 O7 ^& v9 @; L# R* }9 E
, g7 n& h6 o0 f) k6 \
tvb now,tvbnow,bttvb8 j' u# t8 R; a, M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