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健康資訊] 99歲國醫40年養生至寶:生薑護胃養氣這樣吃更勝補藥 [打印本頁]

作者: spshmh    時間: 2019-4-24 07:24 AM     標題: 99歲國醫40年養生至寶:生薑護胃養氣這樣吃更勝補藥

【早安健康/路志正(中南海首席國醫)】 夏日食薑,護胃養氣,天地氣交,上下循環
8 m$ l% j. C4 o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4 v, }6 v  q5 K2 U' Q
我們仰望天空時會發現,一年四季天空的高度是不一樣的。秋天天空最高,夏天天空最低。夏日天暑下迫,地熱上騰,水分迅速蒸發成氣體而上升,然後受冷又化為雨水降落下來。天地之間的空氣、水濕上下對流,交通融合就增加了,所以叫「天地氣交」。人體也是如此,臟腑之間存在著上下對流、交通互表的升降出入關係。夏天陽光充足,氣溫很高,是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季節。 2 w1 O; B1 z! v4 \0 N% P, N

3 v9 z4 r+ B* u4 f, ^& [/ Ptvb now,tvbnow,bttvb但是現在反季節病很多,季節性的疾病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來感冒是冬、春季的常見病,現在反倒成了夏季的常見病,這是因為現在有很多反季節的電器,如空調、冰箱等,使我們一年四季都處在恆溫條件下,這並不符合正常的生理需求,對於身體健康產生了不利的影響。不同季節的氣溫、濕度的變化都會直接影響我們內臟的各個器官、組織的生理及病理變化。
- P& e- g/ T4 [- e$ ^+ atvb now,tvbnow,bttvb! P3 O& s  _1 V
中醫強調順應自然,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性,提倡順應四時的陰陽變化,如春暖,夏暑,秋涼,冬寒。在夏天的時候,氣血流行,多趨向於體表,所以稍稍出點汗,讓陽氣向外發散;冬天的時候,氣血趨向於裡,而體表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因此易感到手足及體表怕冷,所以冬季養生也須順其勢,讓陽氣向內收斂。 公仔箱論壇. O  v' ~* L0 u5 I; R# I, Y
公仔箱論壇5 v+ u5 U& y& }; }6 @
如今夏季很多人在外面出了一身汗,毛孔開放,然後進入室內直接吹冷風,風寒邪氣容易入侵,而後毛孔瞬間關閉,邪氣與正氣相爭,引起感冒發燒。久而久之會使我們的體表皮膚及黏膜的保衛功能下降,人體適應外界自然氣候變化的能力也隨之下降。用中醫的理論講,肺主皮毛,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也就是肺的護衛功能下降,或者說,外界的邪氣容易侵犯肺,所以稍有氣候變化即會打噴嚏、流鼻水、咳嗽等,誘發過敏性鼻炎、哮喘、寒冷性蕁麻疹等過敏性疾患。
4 W, B, M& x# [, K- A% A公仔箱論壇1 L$ I! r5 k+ _+ `: s
《黃帝內經》中說「春夏養陽」也是同樣的道理。說到這裡,人們可能就疑惑了,春夏氣溫高,陽氣偏盛,為什麼我們還要養陽氣呢?因為春夏的時候,我們人體的陽氣外泄,形成了一種陽氣外盛而內虛的狀態。陽氣內虛,所以春夏的時候容易著涼感冒。現在很多病人夏天時來找我,說自己中暑了,頭暈,拉肚子。其實絕大多數並不是中暑,而是受涼了。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2 `/ l) a! c' V! U6 w

) V8 D6 S: w+ q4 K+ s3 Ytvb now,tvbnow,bttvb他們感到奇怪:「現在天氣這麼熱,怎麼會著涼呢?」其實就是因為陽氣內虛。我們的身體在夏天為了調節體溫,保持自然界和人體的平衡,要時常排汗,使汗孔處於開放狀態。故而調節適應能力下降,這個時候如果突然遇到外界強烈的冷氣刺激──空調一吹就容易著涼。
8 S* h6 q8 [, r5 t0 B% N所以即使在夏天,晚上睡覺也要用輕薄的毛巾被蓋上一點,特別是胃部。夏季體內陽氣外泄,內部陽氣虛弱,脾胃機能下降,稍有受涼,即會引起腹痛、腹瀉,而用被子蓋住胃部,這樣就不太容易著涼了。
( T% M4 {4 I+ D! M) ^1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y, C$ V/ G" F9 h% G% C
還有就是夏天要少吃涼東西,少吃冷飲。如果嘴饞,最好也是飯後吃。如果空著肚子吃,對脾胃的運化功能就有影響了。吃完飯以後再吃冷飲,就不會直接傷害到脾胃。 5.39.217.77; |& ?; T1 w' G

& A8 W/ B5 u; t/ [4 S( y# ftvb now,tvbnow,bttvb夏天是吃生薑最好的季節,也是中醫「春夏養陽」的具體運用。我一直提倡吃薑,吃了四十多年了。薑能健脾胃,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欲,又可使腸的張力、節律和蠕動增加。 tvb now,tvbnow,bttvb; `6 u' t3 N8 o

: A9 K8 z7 a- J- f* N/ [( X  b5.39.217.77說起我吃薑的習慣,源於小時候念私塾時最崇敬的先哲孔子的話。孔子是一個美食家,也是一個養生家。孔子說:「不撤薑食,不多食。」他離了薑不吃飯,但是每次又不吃多。孔子享年七十三歲,在春秋時代,「人生七十古來稀」,孔子可以說是非常長壽了。我當時就想,孔子那麼長壽,是不是和他「不撤薑食」的飲食習慣有關呢?我學醫以後發現,薑對身體確實有很多的好處。
' O7 i0 m- d6 r/ q/ U, s公仔箱論壇1 `7 ]4 X0 G' |, Q
怎麼吃薑也大有學問。這裡介紹一種薑的吃法。把生薑洗淨後切片,然後用醋和少量的鹽泡上,大概三天以後就可以吃了。每天早飯可以拿出來吃幾片。薑本身是一味中藥,有發散作用,可以避風寒、預防感冒、幫助消化。醋是活血的,能止痛。 5.39.217.77; j* M$ p, z6 g
4 t; o$ B0 B* y9 C' \# x" q% {
加上醋以後,還能防止薑太過辛辣,味道也更好。吃薑還要注意,一次吃二~三片就可以了,不要吃太多,因為薑性溫,吃太多就會導致胃熱。 8 ~, J  j6 S) f, s# V) _

; u. ]9 T2 ]( \  @, w5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吃薑還要注意天時。薑的特性是發散、生發,所以早上吃薑最好,讓沉睡了一個晚上的陽氣重新開始活躍,能讓您在接下來的工作和學習中精神煥發,充滿活力。
% H. _: l0 {& \! R  Q& stvb now,tvbnow,bttvb" W- u' V( b. h+ E1 g
一年四季中,則夏天吃薑最好,能夠很好地助長陽氣。而秋天則不適合吃薑,因為秋天是陽氣開始收斂的季節,所以諺語說「一年之內,秋不食薑;一日之內,夜不食薑」。不過也並非絕對如此,例如感冒初起的時候,就可以多吃點薑而不用管季節與時辰。另外要注意,心煩氣躁、身體消瘦、高血壓,或者經常口乾口苦、便秘如球的人應當少吃薑。 tvb now,tvbnow,bttvb0 y4 ~3 }9 v, }. `& |( g# t. a

% E2 T; f6 {0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通一潤,化解中暑
$ g2 p7 f" i9 M5 v$ m& X1 _6 \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4 P1 d9 [+ b& Z8 x; K

, ?, M0 D# ]2 P9 H( s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74 w- W9 [8 W# l) p) M& E+ o

) [0 g. h  ?0 B0 V夏季氣候炎熱,陽光強烈,尤其是中午到下午三點這一段時間,是一天中最炎熱的時候,倘若此時外出容易引發中暑。嚴重中暑時,若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引發抽搐和死亡。 公仔箱論壇: H8 ~% P& o& W* b$ j- p. W  ^8 B

0 D1 B/ I6 t(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有一年夏天,一位年逾古稀的李姓老太太中午時冒暑回家,剛進家門,就突然暈倒在地,不省人事。我當時剛好從她家門前經過,她的家人連忙請我醫治。李老太太已經被抬到屋內的床上,當時她的兩眼緊閉,面色蒼白,嘴唇乾燥缺水,神志不清,還乾嘔不止,時不時地從嘴裡吐出白沫來。她的身體發熱,但是出汗不多,四肢發冷。
7 T- N' X& Y/ x' z4 g公仔箱論壇
+ l6 ^& U9 l1 G- N" u' [% p5.39.217.77我給她把脈,發現她的脈象跳動無力,跳兩三下又停留一下。李老太太的症狀都顯示應該立即送往醫院急救,但脈象又顯示她心氣不足,很可能有心陽暴脫的危險發生。我當時又沒有帶針灸,如果開處方,去取藥來回也會耽誤治療時間,老人家很可能等不到拿藥回來。
# L# G  I3 F9 p8 W& `0 f- H公仔箱論壇8 p' C5 R9 ]3 W
我用手指按壓她的人中、內關、太溪等穴位之後,才聽到她稍微地發出了呻吟聲。我記得清代名醫陸以湉所著《冷廬醫話》中有記載薑湯、童尿可以解暑,於是我以砂糖生薑一起煎水,少量但是不斷地給她灌服。幾分鐘之後,李老太太的肚子咕咕作響,腸中雷鳴,噁心嘔吐也馬上停止了,神志也恢復清醒,不過依然難以自述病情。 7 U! h2 }" f' I$ o) t( H
9 e: M/ B4 a" a2 y8 \4 y! N
後來經過詳細問診,才知道她向來有心腦血管疾病,有暈眩病史,清晨氣悶外出,心情不暢,到現在還沒吃過飯,回來的時候因為感覺天氣炎熱,就買了冷飲吃,一路暑熱逼人,突然進食冷飲,就誘發了中暑昏厥。
( r! D2 {+ q3 H0 [6 A* G% c! W  E$ F
這位病人年事已高,腹中空空蕩蕩的時候吃了冷飲,這樣就把暑熱閉鬱在了體內,耗傷氣陰,形成了內閉外脫的危候。所以說對於中暑,雖然是因為高溫導致,但是卻不宜直接使用寒涼的藥品,而要先用辛溫藥品,等到病人甦醒之後,再用清暑益氣藥治療。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