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健康資訊] 認識死亡識能4大面向 [打印本頁]

作者: timmychoo    時間: 2018-11-27 10:16 AM     標題: 認識死亡識能4大面向

88歲的阿嬌奶奶患有梗塞型腦中風、心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腎衰竭及糖尿病,其病況在近兩年內起起伏伏,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居家醫療團隊向病人家屬解釋奶奶的疾病已經是不可逆的狀況,家屬同意讓阿嬌奶奶接受居家安寧照護,最後在家屬陪伴下於家中平靜地過逝。
( h: J9 S( W3 p; O  F5 Y9 E2 Utvb now,tvbnow,bttvb
. t# l$ m& h7 L5.39.217.77在居家團隊照顧的這段時間,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及心理師不停地透過與主要照顧者的溝通,討論末期病人在照顧上會面臨什麼問題,包括:喘、水腫、消化不好、疼痛…等症狀,讓家屬有一定的心理建設面對親人的死亡,引導家屬們說出對即將失去的摯親有什麼想法,而這就是學習「死亡識能」中重要且寶貴的一環,經驗中學習。
# C0 f9 k" B" n# ?. ?5 w* E9 S' i8 e$ T8 m' r& Z9 J1 u/ h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家庭醫學科沈怡伶主治醫師解釋,「健康識能」指的是個人獲得、處理以及了解基本健康資訊以及服務,依此進行健康決策的能力,而「死亡識能」的概念雷同,只不過是將執行的場域擴展至生命的末期,指的是一種執行的智慧,獲取、理解及使用「末期及瀕死照護」相關資訊時的知識與能力。9 N# ]. t4 [5 c. _" X

) [1 B* y* ?1 ^8 E" h$ Y1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死亡識能有四大面向──有一定的死亡相關知識:這不僅僅只是醫學上的瀕死症狀,也包括死亡後的身後事準備,以及在面臨醫療極限下的決策。有很多管道獲得相關資訊,像是透過大眾傳媒的呈現,例如之前紅極一時的動畫-「可可夜總會」與現在出了第二集的「與神同行」…等,都是生活中較輕鬆觸及死亡議題的方式。tvb now,tvbnow,bttvb" i, k5 A% M6 I0 g. V; e% R
公仔箱論壇3 c( x5 }* Z: ?+ ~* V; ~- W
技巧:除了指醫療團隊照護臨終病人的能力外,還包含家屬共同的參與,並爭取其他親友的支持等社會溝通能力。5.39.217.77/ u: n3 a9 R  b3 W5 I
tvb now,tvbnow,bttvb$ N  P) G+ C% B8 {* f# r( m7 i
經驗式學習:每個人從小至大一定有過參與死亡的經驗,甚至照顧過臨終親人或病人,透過實際參與跟經驗的累積,學習生命教育。# u0 \- F7 J+ `; X1 i
5.39.217.779 y) `1 n% }3 Q/ z  Y2 `$ g
社會行動:有了參與及陪伴臨終病人的經驗,就有可能成為家族中,甚至社區中提供或傳播生死智慧的關鍵人物與寶貴資源。        # o5 N# Y4 d.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t  k7 S% A5 J  A# t8 b( i4 P
台灣新生報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