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d5 B/ q, [/ h5 i- R3 O0 @公仔箱論壇金庸的武俠小說令人迷醉,固然因為情節引人入勝而人物多姿多采,金庸的文筆流暢優美,讓讀者如置身現場,但同時金庸小說為懷念及渴慕中國傳統文化的讀者,創造了一個充滿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浪漫理想世界。這個世界充滿英雄俠士,有情有義,為國為民,表達了中國人崇高的道德精神。江湖風波險惡,但江湖規矩秩序鮮明;強權武力不是一切,最終邪不勝正,縱然在鬥爭過程中不幸犧牲,犧牲也有價值。在戰後流徙的中國人族群中,金庸小說大大滿足了不少人超越政治的民族文化認同。 6 q( j k: M. P5.39.217.77公仔箱論壇4 [# F2 y# h/ n1 D$ f
從《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到《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金庸小說的理想主義和民族主義是相對清晰而單純的。寫於1963年的《天龍八部》充滿佛家憐憫眾生的出世觀,什麼是對國家民族的忠誠,大英雄喬峰的下場提供了希臘悲劇式的答案。1967年,文革陰影籠罩下寫成的《笑傲江湖》,查先生承認是一部「政治小說」,但其實寫的是權力鬥爭多於政治鬥爭,以東方不敗影射毛澤東、日月神教影射共產黨,並不影響本書的性質。《笑傲江湖》基本上仍是一脈相承的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真正有道德原則的君子如令狐沖,不能改變骯髒的派系權鬥,只能飄然退隱,獨善其身。公仔箱論壇) g; S2 h2 D- l. n, ^
4 r$ |, g: q* [5.39.217.77真正走向「政治小說」的是《鹿鼎記》。金庸自己的解釋是他要求自己的寫作經常創新,這是絕對可信的。英雄俠義寫到盡頭,改變風格改寫歷史諷刺小說,武林百態亦是諷刺對象,韋小寶無疑是精采絕倫的創作。後來查先生不住美化這個角色爭取公眾接受,實在令人遺憾。《鹿鼎記》是一部大英雄與小流氓的故事,只不過其中的大英雄不是什麼武林大俠而是「明君」康熙。書中的大俠縱有高尚情操,都是空添擾攘,無助挽救蒼生苦難,唯有為國為民的明君才能令國泰民安,四海昇平。在這個制度之下,小流氓奉承大明君比大俠士反清復明更有價值。金庸一反過去風格和宣揚的道德倫理,無怪長期讀者即時激烈反對。要過得20多年,社會變化,查先生再三解說,韋小寶終於不但廣為接受,甚至成了香港人的偶像。) T: C) A. O$ v! f* h1 W
tvb now,tvbnow,bttvb9 t/ D1 \& g$ {" P( {5 R
其實,骨子裏,《鹿鼎記》仍然是理想主義﹕康熙不無缺陷,但無減他的明君魅力,寄望「明君」,也是傳統中國思想的核心理念。9 {/ F) g4 T1 P7 R
$ S( D- b! A! U2 }& |" _
tvb now,tvbnow,bttvb7 z: `! r$ m$ k" [! E
查良鏞的政治是非常現實公仔箱論壇2 o& C% J/ ^3 |; A6 G. v# t
. |# K P' B5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金庸的武俠小說是理想主義的,查良鏞的政治則是非常現實。最直接的矛盾是關於民主制度。1975年金庸寫成《袁崇煥傳》作為《碧血劍》的補篇,因為袁崇煥才是真正的主角,也是民族大英雄。金庸認為袁崇煥被凌遲處死,不是由於崇禎的一時被蒙蔽,而是兩人的性格衝突注定如此,而一天沒有民主制度,赤膽忠肝衛國保民的大英雄就一天會有此下場。但《明報》的查良鏞極力反對香港實行民主,立場從來沒有改變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 c3 S4 N1 ^# N! P
$ P2 N0 m: r5 Z. y最清楚的論述見於1984年1月9日,題為〈能不能實施民主政治?〉的社評。他反對實施民主的基本理由是,香港如果實行真正的民主,目前的穩定與繁榮及現存的生活方式難以保存。社評指出香港不少講師、專業人士、學生、作家、活動家嚮往民主,以為民主前途大好,但「我們的看法卻頗為現實,認為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即今後三四十年之中,香港殊無可能實行真正的民主政治,因為條件不具備……現實是﹕香港不是獨立國家,並無真正的自主權,當對中國能作出重大而積極的貢獻時,中國可以容忍我們保持現有的生活方式;但當我們成為中國的負累時,中國必定不可能長期容忍,勢必會結束香港特別行政區這種『特別而無益』的行政狀態。」因此,社評主張由各行各業互推代表組成立法議會,再由立法會選舉「市長」,相信這種制度才能長期維持香港的穩定繁榮和生活方式。- K! F7 L+ T/ A0 g% p* G
" i2 c* Z& S) ^# ^& p$ `4 O查先生在1981年獲愛看金庸小說的鄧小平熱情接見,由此對中國共產黨的開明路線信心大增;這是事實。但我對於林林總總「反共」、「投共」、六四之後又「反共」,後來又「投共」的說法很有保留。查先生自始至終不信任民主,真正相信民主政治對香港有害無益,上述社評是他堅決的看法,而這個看法到今天也有很多人認同。他再三強調,民主作為理想是可以的,現實就不可能。現實政治只容許我們盡力以配合當權者的利益的方法爭取生存空間,所以碰上鄧小平這位走開明路線的領導人,就更值得全力支持。查先生曾經說過,共產黨統治之下,中國大陸起碼穩定;推翻了共產黨,誰可保證取而代之的政權會比它做得更好?動盪比專制可怕,這是查先生深信不疑的理念。 / e2 l" l- o& T7 u o公仔箱論壇 $ e! s- c2 o" n S% I0 P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8 b) W4 @) d5 g8 j
從不信民主 查先生有盲點( z; h1 G' @/ `$ r
5.39.217.77! p: y T2 V1 y! I0 X8 ?
查先生的盲點是,他在一篇又一篇社評中極力推薦的香港「八大支柱」——自由、法治、穩定、繁榮——作為保持香港人生活方式的必要條件,又在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大量印行附錄了國際人權公約的中英聯合聲明雙語文本,以為沒有民主制度,只要遵守人權公約便可以保持自由、法治,這是個根本性的錯誤,今天我們知道,沒有民主,法治難以持久。但聰明如查先生卻沒有認真思考過。 3 E- t0 l0 u0 h; l% b0 R公仔箱論壇; _" f% k9 n& k/ n# V+ s
1985年,查先生受委任為基本法起草委員;1988年11月,他與大商家查濟民聯名提出了極其保守的「雙查方案」長期押後行政長官普選,令民主派大大失望,大學生到明報大廈怒焚方案抗議。至少對我來說,最大問題還不在方案是否過分保守,不在於查先生是否忽然「投共」,而在聯名提案的背後原因是查先生以為得到可靠的北京消息,欽點這個模式為符合中央的意願,會得到通過,成功「協調」了保守派和民主派。這種掩人耳目的表面獨立而背後配合,我認為是不榮譽的行為,背棄《明報》應表現的風骨。查先生完全沒有料到公眾會有這麼大的反應,感到他的好意被人誤解,寫了很多篇文章解釋,但畢竟已不能挽回公眾對《明報》的觀感了。tvb now,tvbnow,bttvb7 O U! l9 g, H2 z. o$ e-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I: O! @5 Y& H: ]& b
事實上,在那個年代,《明報》的立場已是十分飄忽,查先生極度重視與北京的友好關係,時時提起《明報》是唯一一份可以進入大陸、直達國家領導高層的香港報章,能對他們有影響作用。他十分在意若《明報》立場「過激」,會令我們失去這個特權。這個情况,在八九民運時猝然改變。《明報》支持學生,全天候守着北京的消息,大篇幅報道,並且越過封鎖,將香港各大報章的報道,天天傳真送達大陸各處。6月初的一個午夜,查先生親身到9樓編輯部跟我們商量,要辭去基本法草委的職務,我們可說是如釋重負。他的辭任,得到香港人的敬重,一起辭職的還有李柱銘和司徒華。《明報》又與民主派站在一起。5.39.217.776 X- {/ M/ B9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