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中國內地] 中國積極謀求在太空領域開展國際合作 [打印本頁]

作者: qqonqq    時間: 2018-10-25 07:29 AM     標題: 中國積極謀求在太空領域開展國際合作

10月24日電/當德國科學家首次在中國返回式衛星上搭載微重力實驗時,衛星工程師唐伯昶既忙著解決中德相互間的技術問題,又小心翼翼地保守著中方機密。
( I8 B$ T5 a; B7 k; L
7 }' o; A6 V* Z7 o*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中國發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的那一年,唐伯昶進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參與返回式衛星的研製。1975年,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返回式衛星。
+ |% ]0 `4 i9 ^  r" n" M" Vtvb now,tvbnow,bttvb
6 w) @$ P" {: a3 U3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隨後的改革開放讓依靠自力更生加入太空俱樂部的中國打開了航天對外合作的大門。 0 @0 `  v7 ?2 H- N  E" T

) {2 |, m& ^* w! ?公仔箱論壇  “當時世界上掌握返回式衛星技術的只有美國、蘇聯和中國,國際空間站還未建。80年代法國、德國都提出利用中國的返回式衛星搭載科學實驗。”衛星專家唐伯昶說,“他們很想了解中國的航天技術,但向我們嚴格保密他們的技術。” & s7 s$ B0 L* w( j- Y) j* Z) Q* {
tvb now,tvbnow,bttvb1 @: C6 x1 s3 b) }2 a  t
  中國與西方在微妙的情形下開啟了太空合作,儘管各自都擔心洩露了自己的秘密,但合作讓各方獲得了更多太空探索的機會。
: e( M2 u" z& a5.39.217.77. j% G$ L, M6 s
  跨時空合作
  c! z) ]- _* O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 h, K/ a) G2 l* f' \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決定研發傳輸式遙感衛星,這樣就能獲得實時衛星圖像。
+ p4 n; O3 }(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j& ]+ Y! ]% L/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彼時,相對落後的中國希望與國外共同研製這種衛星,然而早已掌握該技術的美歐根本不願與中國合作。
5 h- Z: q; g6 x3 \7 R0 \) ^" x) b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4 `/ [$ y5 A5 [. i* D
  終於,中國找到了合作夥伴: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巴西。1988年,兩國簽署了聯合研製地球資源衛星的協議。
# \4 V* h6 k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9 i4 J6 K- v6 ~6 s+ Y0 x" U  據介紹,中巴資源衛星的經費由雙方共同承擔,衛星各系統由兩國分別研製,雙方各有特點,有很強互補性。
/ a1 u% U4 B2 w( N4 y公仔箱論壇5.39.217.77' z6 ^- q( P+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曾任中巴資源衛星總指揮的馬世俊回憶道,合作最大的障礙是語言。研製人員經常拿著字典,比比劃劃。此外,兩國相距遙遠,一個在地球這頭,一個在地球那頭,通信、交通的不便也增加了溝通的難度。
. W( t% Q, o# t0 W/ O0 {5 ?+ ]  _5.39.217.77( e7 R1 _8 i1 |! @1 Q9 k% i  l
  “但兩國技術人員相處很融洽,各取所長。我們學習到了衛星研製的國際規範,開拓了技術人員的視野。”馬世俊說,“許多文件雙方都要審閱,這就像考試多檢查了一遍,減少了犯錯的幾率。”
; u$ D- h0 i1 f2 C* a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B; z. y' {% l% J) [) B0 Y) K3 E0 I
  1999年,第一顆中巴資源衛星成功發射,成為兩國首顆傳輸型遙感衛星,被評為當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之一。這是中國第一顆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合作衛星,為第三世界國家在航天高科技領域合作創立了良好模式,被譽為“南南合作”的典範。
' L: ?4 F2 Q0 b# G3 q- h公仔箱論壇) l. j2 J: N  [: v
  跨越地球兩端的合作持續了30年,共將4顆承載兩國友誼和智慧的衛星送入太空,衛星分辨率不斷提高。衛星數據免費提供給第三世界國家,還多次執行全球減災監測,為澳大利亞森林火災、巴基斯坦洪水、日本地震海嘯等提供了大量遙感數據。 tvb now,tvbnow,bttvb* f( |8 i8 H+ j
公仔箱論壇. e2 m/ M7 G& @" F6 h
  攜手“問天” 5.39.217.771 {4 U* Z! P* E' C

" \8 k$ N0 V" m5 ^4 k) d, Gtvb now,tvbnow,bttvb  2005年,中國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劃與歐空局的衛星密切配合,形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對地球空間的六點立體探測。這是中國與歐洲合作的第一個科學衛星項目,它與哈勃空間望遠鏡、勇氣號和機遇號火星探測等著名空間項目一樣,被國際宇航科學院授予傑出團隊成就獎。
: b4 K# m4 q* j8 Y/ _% b5.39.217.77
( b( x5 ]* p9 \tvb now,tvbnow,bttvb  隨著中國經濟技術實力的不斷提升,中國逐漸發展成為航天大國,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國家參與中國的空間計劃,中外科學家為破解宇宙謎題攜手“問天”。 公仔箱論壇: s4 E; Y; x6 r4 e4 d7 \7 L  @

2 b3 p) T4 h7 ?; z(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中國已發射的暗物質衛星部分探測器由瑞士、意大利科學家參與研製。“天宮二號”攜帶了瑞士、波蘭科學家參與研製的伽馬暴偏振探測儀。中國與意大利合作研製了“張衡一號”衛星觀測與地震活動相關的電磁信息。
+ }4 L! K5 B2 ]) @: D# m* I5 s5.39.217.77tvb now,tvbnow,bttvb% @0 R5 G( W: s/ F
  中法合作的首顆海洋衛星即將發射,研究海洋風浪與氣候變化;中法天文衛星也進入工程實施階段。中歐“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擬於2021年發射。中國計劃在2025年前發射的“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空間天文台”吸引了意、德、英、法等20多個國家參與,將探測黑洞、中子星等宇宙中最怪異的天體。
0 Q. g) B8 R* `+ F; d5 F' W
: M' F; {8 q3 A2 y0 c( d0 B1 m公仔箱論壇  今年底將發射的探測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搭載了德國、瑞典的探測器。中國歡迎國際航天機構參與後續的探月計劃,共同建設月球科研站。
4 L6 G- c6 m0 w; s/ ktvb now,tvbnow,bttvb! J1 O) X7 G# |, Y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說,國際合作成為太空探索的主流。任何太空工程都要投入高額費用,難度高,風險巨大。如果能集中全球智慧,就可快速實現太空探索目標,化解技術風險,分攤經費,對各國都有利。 * m2 }  K5 O5 r8 V- u
$ O' v& \0 A# Z) J0 L
  共同命運 . n; K. c$ B" ~% I8 i

* q( C( p# w7 }% t  ^公仔箱論壇  今年5月,中國正式向世界發出邀請:歡迎各國利用未來的中國空間站開展合作,中國空間站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6 W- h7 b9 l, ~% o2 T, btvb now,tvbnow,bttvb' |1 W9 Y5 j8 h* q6 D* R1 h# i
  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西莫內塔·迪皮波說,這顯示中國在努力向全世界開放,讓大家有可能使用中國正在發展的外空設施。
( A$ E$ a, C& y4 A1 o5.39.217.77
9 H' N5 |& z2 P; b! M4 Z  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史忠俊說,中國願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將中國空間站打造成全人類在外空共同的家。希望各國通過在中國空間站的合作增進互信,打造真誠合作、互利互惠的典範,讓外空成為促進人類共同福祉的新疆域。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G% d+ h: N. N* r3 }/ _7 d: K
( B/ j) @% k% R6 ^
  中國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李國平說,人類只有一個地球,頭頂著同一片藍天。在外層空間開展探索活動必須要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比如衛星的頻率、軌道資源如何分配,外空交通規則怎麼制定,需要參與國共同協商。中國正積極推進建設“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金磚國家遙感衛星星座等計劃。
- @0 [: \  g; J. u3 X  `5 H9 q8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k7 d$ F1 g: y: r7 m; J
  地球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塵。許多宇航員、天文學家都表達過類似觀點,從太空望向我們的藍色星球時,更深刻地體會到人類要學會在這顆星球上共存。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