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健康資訊] 減少空污 降低急慢疾病醫療負擔 [打印本頁]

作者: timmychoo    時間: 2018-3-19 11:27 AM     標題: 減少空污 降低急慢疾病醫療負擔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空氣污染是健康的主要環境風險。通過減少空氣污染水平,各國可以減輕中風、心臟病、肺癌以及包括哮喘在內的慢性和急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負擔。tvb now,tvbnow,bttvb7 N6 _/ x! r2 m# o* _

; E& \! V9 K* N2 o, s( {  J6 e+ ^3 M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13年更進一步宣布將戶外空氣污染物列為對人類的一級致癌物,空氣污染的顆(微)粒物的組成分與癌症發病率增加密切相關,尤其是肺癌。細懸浮微粒(PM2.5)非常微細,可穿透人體肺部氣泡,直接進入血管,隨著血液循環全身,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近年來逐漸成為國內外最關注的空氣污染議題。
# @+ F% c/ G5 P- d- d- n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O1 U4 X9 w+ d, R
隨著霾害問題日益嚴重,國人發生氣喘、過敏、鼻炎、乾眼症、結膜炎等病症逐年升高。國健署資料顯示,近30年來台灣肺癌罹患人數、死亡人數,持續升高,105年全台有超過9千人死於肺癌,占死亡人數5.4%,不僅超過男性發生率最高的結腸直腸癌和女性發生率最高的乳癌,更首度比「國病」肝癌致死高出千人,成為「新國病」。, s/ n$ I7 H8 }& o" W5 z0 d0 c
- P2 t- J7 P3 y
國健署健康久久網站「細懸浮微粒(PM2.5)對兒童健康的影響」,亦指出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PM2.5對兒童健康的威脅,不容輕忽!特別是對孩童的氣管及認知能力。無論長期或短期暴露在高濃度PM2.5環境下,都會提高吸吸道疾病及死亡的風險,尤其是對於敏感性族群的影響更為顯著。健保署全民健康保險季刊119期,指出高PM2.5濃度不僅只是接觸身體表面,更會穿透肺部氣泡,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著血液循環影響全身,特別是心、肝、肺、腎及大腦,可能損傷大腦、提高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對正值學習階段的幼兒,更可能影響腦部,降低學習力。
1 T8 F* m6 g3 b, v; p$ D8 b) z% D
, w1 {6 E1 c7 E2 ftvb now,tvbnow,bttvb消基會表示,降低室內PM2.5水平的其他措施,包括確保有足夠的通風,特別是在可能產生PM2.5的活動時。但是,如果戶外PM2.5水平較高,通風的潛在好處可能會減少或消除。還有證據表明,一些管道空氣過濾器或具有過濾器的便攜式空氣淨化器,可能有助於降低室內PM2.5水平。        tvb now,tvbnow,bttvb" t& B! R% U! B# }1 ?+ w; g  v' `) B
公仔箱論壇' ~2 B5 ?/ [  G1 K) x/ H9 Q% o
台灣新生報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