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的豫西黄土塬上的乡村小路,对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来说,显得悠长、神秘而遥远。翠绿的玉米齐刷刷多半人深,吐穗的红缨缨,象羞涩的小媳妇,一副欲说还休的样子。大片大片的棉花,吐着雪白的絮。大地在蓝格莹莹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浑厚质朴。一个细长脖子顶着一颗硕大脑袋的黑黑瘦瘦的少年,穿行在黄土塬上的玉米林、棉花田间,提着柳篮子走亲戚,那就是我。 5.39.217.770 u! } o1 d; D. J
公仔箱論壇% v2 e/ b; P+ m) ]/ `: O
胡家塬姑家tvb now,tvbnow,bttvb$ E- F/ i# h. u! h! `( s1 [
7 q+ U2 G& V) K7 O “我娃多乖,你奶你妈就恁放心,让你一个人来我这儿,过火车路,多怕怕。”每次到姑家,姑婆都要摸着我的头这样说,象是夸赞又象是埋怨。姑婆,姑的婆婆,我叫她“奶”。小脚,小个子,圆圆的脸,说话柔声柔气,脸上永远堆满笑容,善良,慈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5 K+ d8 z9 \6 Q
公仔箱論壇9 b3 u2 A* F' N! \ k9 a& @" b
姑的公公解放前干过伪保长。1955年一个深夜突然被抓走,一下子送到青海劳改。直到20年后的1975年才释放回来。这期间,是奶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拉扯大。姑夫是老大,聪明要强,干过生产队保管、会计、队长,后来又当赤脚医生,在这一方享有一定的威望。 ( K. |4 t5 ?0 U; N9 Q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2 c9 }) a, o7 I; d
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去姑家,是姑姑出嫁那天。6岁的我当压轿娃,坐在铺着两页竹席、一床厚厚红褥子的马车上,紧挨着姑的身子坐着。同车还有两个压轿娃,一色的喜洋洋。在阵阵的鞭炮声中,在长长的送亲队伍的簇拥下,一路颠箥,来到岘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上胡家塬村。0 U2 z* G3 k5 S% y7 a# v; i8 |
O. M9 J9 h' U8 [0 L' Xtvb now,tvbnow,bttvb 那天我很不争气,不知何时流起鼻血。有人赶紧掏出粗布手巾,拿一角拧成疙瘩塞进我鼻孔,鼻血还是止不住,我急得直掉眼泪。送亲队伍中的萍姑——我四奶的三女儿,微笑着对我说:“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可不能哭呀!”这时,狗脸大,四奶的大儿子,赶紧跑到大路边拣起大拇指般的土块,夹在我的耳朵根,血竟然止住了。我一手顶着手巾,一手按住土块,就这样狼狈地到了姑家。 7 p% v" z. d" E2 p) [公仔箱論壇 - P! r% f {7 @# J. H公仔箱論壇 姑家的院落很大,在数棵杏树、梨树、苹果树和椿树的掩映下,却显得狭小。上院是一字排开的三眼土窑,是用土坯砌起来的那种“箍立窑”。姑的公婆住在北边那间,另外两间是姑夫的本家叔住着。正对三眼窑洞的下院是两间瓦房,靠北那间是姑的新房,南边那间是姑夫的弟弟新坤住的地方,内面还放些农具之类的家什。8 w# r" V F2 f Z
: S/ T9 Z4 D3 a" ptvb now,tvbnow,bttvb 新坤叔叔大我五、六岁,圆脸,低个,脸型象母亲,性情温和;姑夫是长条脸,象他的父亲。后来我每次去姑家,都是和新坤叔叔睡在一张床上。 2 g( E, ]. i7 a* L3 H' b4 ^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E# J2 `( v! I1 g
去姑家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小镇干店上来,沿西南方向的陇海铁路走,大约走5里地再折向正东,经过下胡家塬村的一条土巷,再在村外走一截路,就到姑家的村子;另一条是从干店上来后,沿东南方向走,翻过一个土岭,经过沟北村,再翻过一条沟,一上到沟顶,就到姑家的村子。; M7 n" x& \' j: s- R
5.39.217.77. C6 S( O! |# R" w
姑家的村子是个旱塬,村口有一个很大的泊池,蓄存雨水,七、八亩大样子。泊池四周长有十几棵遮天蔽日的大树,核桃树,柿子树,桐树,杨树。洗衣服的、饮牛的、担水浇地的,三三两两的乡亲,点缀着这个幽静的小山村。0 U% g1 k! }0 n, p4 ~) \( a v! y
7 u/ I! @, r3 d0 r 每次去姑家,过了这个大泊池,我的心情就有一丝丝的激动。姑家很快就要到了,要见到亲爱的姑了,慈祥的奶,憨厚的新坤叔,和善的姑夫,两个聪明调皮的小表弟,还有不苟言谈、总是正经说话的姑的公公,我叫他爷。公仔箱論壇% O/ v; B7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