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薏米、赤小豆是常用的去濕食材,我最近加入了藿香、薄荷、麥冬、羅漢果等做了即沖即飲的「荷香淨飲」。當病人見到此飲品的功效註明去濕生津時,就好奇的問,為何一方面去濕,另一方面又要生津?「津」和「濕」有什麼分別?5.39.217.77, |% Z `6 n; P! W
M) d) ]6 ~0 I4 d+ i
津是指津液,是中醫專有名詞,根據津液分布的部位和性質,它的功能會有不同之處。舉例說,進食後,食物中的營養會通過脾胃、肺及三焦等臟腑,化生為有用的物質。在血脈內,是組成血液的成分;在血脈外,會遍布於細胞組織間隙之間。另一方面,津液也可以是一切體液及其代謝產物。尿與汗液均由津液化生,並對體液有調節作用。至於體內的濕,是指水液不能正常地運化,積聚在身體內,流布在不同的地方,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之毒性產物。 + P9 L1 b% M! n7 R) e公仔箱論壇; S# k: k( J" I8 ~( o5 E5 n' E- A5 Y
一天重幾公斤5.39.217.772 A, T% z& h6 ~, ]# S5 i.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