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電/“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在游子返鄉的匆匆步履裡,在墨香四溢的春聯中,在老母親倚門而望的目光裡,猴年春節離我們越來越近了。過一個團圓年,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是中國人共同的心願。 tvb now,tvbnow,bttvb* U. d) F% \% g2 x8 g
0 C" T" r/ a5 w0 r0 T
俗話說: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的“百節之首”,更是人們觀察黨風政風、感受社風民風的重要窗口。年年歲歲節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節日風氣之變,透過細節可以真切感知。近日,記者探訪北京禮品回收市場,大部分店主表示生意不好做——“反腐力度大,送禮的少了,收禮也少了”。禮品回收在實體店遭遇“寒流”,折射出正風反腐的時代大趨勢。 9 h& p& f" v5 r8 L6 i) h
tvb now,tvbnow,bttvb* Y% f% i. h9 S' V; B' X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厲行從嚴治黨,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破題,反對“四風”不放鬆,作風建設馳而不息。這其中,一個重要抓手就是緊盯元旦、春節、中秋、國慶等重要節點,執紀問責寸土不讓,始終保持高壓態勢。三年多來,反“四風”連點成線、從線到面,持續釋放正能量。公款送禮少了,奢華節禮不流行了,“舌尖浪費”被遏制……從節儉文明過春節,到“清風朗月”度中秋,不僅讓傳統節日回歸本義,而且刷新了黨風政風,淨化了世道人心。 7 L& S* e4 U$ d6 W4 |& ~' X
! M( Y* _) U! j1 O9 W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一時一刻都不能懈怠。總體上,風氣在好轉,但也應正視,明面上的違紀違規少了,隱形變異的“四風”在潛滋暗長:違規報銷巧立名目、送禮收禮藏身網上、“嘴上腐敗”轉入“地下”……諸如這些新動向、新表現,都在警示“四風”問題依然樹倒根存,作風建設依然任重道遠。 5.39.217.778 X" h. C+ i J* d/ P
% y7 c2 ?1 C' x F4 n' @$ P' F1 C “圖垂成之功者,如挽上灘之舟,莫少停一棹。”抓作風就得有釘釘子精神,在“常”“長”二字上做文章,不斷釋放“越往後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每逢春節,人情往來比較密集,也是“四風”易發多發期。有鑒於此,從上到下紛紛出台禁令、早打“預防針”,中央紀委連續通報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各地也加強監督檢查、明察暗訪,都是為了嚴防“四風”反彈回潮,過一個風清氣正的中國年。一年之計在於春,以廉風濃厚年味,以正氣激揚乾坤,新一年的黨風廉政建設就能開好局、起好步。 tvb now,tvbnow,bttvb; z% `8 {4 }7 K0 s4 x1 V. R/ }6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