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P( l# E. s9 R1 z一位銀行人士亦坦承,工程承包貸款問題不大,但是在境外生產經營類的貸款,銀行比較謹慎,因為銀行在當地沒有網絡,無法判斷當地市場風險;即便境外有分支機構,當貸款規模超出限額時,也難免出現總行和分行互相推諉的現象,總行的理由是無法替分行深入評估這個項目。“這是因為多數銀行總行並未建立可以統管全球各地風險、懂得全球運作的部門。”中國進出口銀行首席國家風險分析師趙昌會稱。, D3 O- P. E3 r+ d! n6 b$ B2 |
) f. e4 g1 c2 l7 H; `; Wtvb now,tvbnow,bttvb據財新記者了解,對於《意見》提及的企業境外資產抵押貸款,目前各家銀行還在研究,尚未有實質性動作。“銀行的境外貸款業務基本上是保本微利,留住客戶存款和一點手續費,主要是為了維護客戶。”多位銀行人士表示。5.39.217.77" O8 l+ E, N% o6 e; t" f1 ^* o
) U3 m: N' Y. ^2 H2 }: t. ` W: ]+ \tvb now,tvbnow,bttvb“走出去方面,中國銀行業落後中國企業十年!”趙昌會感嘆道,中國企業走出去,商業銀行應迅速跟上。當前全球經濟版圖正發生巨大轉變,但中國的金融機構嚴重滯後,商業銀行走出去的注意力還集中在北美、歐洲這些發達經濟體。“如果在幾內亞申請設立一家分行,當地人肯定高興壞了”。 3 p! n7 l+ R3 L/ K/ I公仔箱論壇 8 E3 a- A1 N6 H. R' B2 B( f5 ]公仔箱論壇目前中資銀行中除了中行,其他商業銀行海外資產均低於20%。而摩根大通、匯豐、渣打、法興銀行等國際化大銀行海外資產均占到總資產的50%左右。 - q5 S3 S9 u$ |1 etvb now,tvbnow,bttvb. a, C$ O7 q& q7 Y/ \
中行國際結算部門一位人士坦言,以前中資銀行走出去,主要在發達國家的國際知名金融中心設分支機構,開展結算清算、信用証、銀團貸款等傳統業務,現在是往高風險國家走,銀行謹慎也是正常的”。. C" f9 @% W( u0 D+ X8 v" r9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c: @4 G& [+ ]' [! f1 E
在農行浙江分行國際部總經理應勤文看來,境外融資困難是中企走出的主要困難。“走出去”的目的國主要是亞非拉,當地信用環境不好,風險大,銀行貸款較謹慎。企業方面,走出去融資需要抵押或保証,而當企業在境外建設初期,在當地拿出抵押品比較難。銀行方面,境外資產抵押成本高,程序繁瑣,境外資產處置變現也較難。國內銀行一般通過開立保函的內保外貸方式、對母公司全球授信等方式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需求。趙昌會認為,“主要問題是,中國金融機構滯後,中資企業里懂金融的專業人才幾乎沒有,談判策略准備不足,不能對方說你融資成本高你就無法應對了”。! Q& e3 `4 E0 m" n6 @6 {
公仔箱論壇0 Y! D% m7 c" C% i' F
目前幾家大行及股份制銀行都在“一帶一路”沿線布局機構、儲備項目,商業銀行也在積極參與。“工行嘗到了甜頭。”一位工行人士表示。截至2015年3月,工行已形成與“一帶一路”戰略所涉國家和區域高度重合的境內外網絡布局,在沿線18個國家有120家分支機構。工行投行部人士表示,企業在“走出去”時,對銀行的需求廣,除了傳統的存貸匯,還有並購、資本運作、資產保值等新型業務需求,本土金融機構應同步“走出去”。公仔箱論壇9 h" A' k3 V1 {' ^$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4 `- t/ s2 A) {7 n0 _
張鴻飛表示,雖然內保外貸方便,但由於資本管制,只能通過貿易方式轉到國內;目前外匯的使用程序還比較繁瑣,建議進一步開放金融體系,特別在人民幣匯率波動頻繁且幅度加大後,資本管制對企業匯率風險影響很大。項目效能幾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 N" \2 g% W8 k( o
5.39.217.771 F! Q& W8 g+ M) Q a' k. @- i
“兩洋鐵路項目規模那麼大、中巴走廊3000公里鐵路公路,如果把企業都套進去,將來賠了怎麼辦?企業的投資風險怎麼算?這些項目不是援外項目,也不是慈善事業,要求項目盈利的可持續性。”一位商務部研究院專家表示。公仔箱論壇6 R7 `# C: P5 ~9 ]* T) }* G
. }/ a- J+ l. _1 Y3 x Q
對此,商務部人士用“突出問題和風險挑戰”來形容。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司長周柳軍向財新記者表示,一些國家更加注重扶持本國民族產業的發展,希望幫助解決勞動力就業和轉移技術等問題,對中國的期望值日益增高,當地政府和民間也越來越關注項目的環保問題和對當地的貢獻度;部分國家和地區安全形勢較嚴峻,勞工政策和市場准入較嚴,都制約了裝備和產能合作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此外,來自其他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的外部競爭也日趨激烈,中國企業市場開拓難度正不斷加大。8 C2 ]* t; Y o, e- j
- j2 @/ b' i$ g8 l0 { stvb now,tvbnow,bttvb一位中電建總法律顧問稱,國家和企業的願望多,但也是中國單方面願望,需要與國外合作者達成一致,實際中還是要遵循項目談判的基本原則。“宏觀上國家的戰略舉措落地體系尚不健全、微觀上企業綜合能力差距很突出;長期看,企業走出去需要‘便利的融資機制、強健的保險支撐、持續的專業隊伍培育’三大要素,主要因素還是企業自身能力的建設”。 , ~: }- W e, x1 ]% v6 Y. Q ( ^/ X( p. t$ D+ x5 T! ztvb now,tvbnow,bttvb中國中小企業研究院副院長陳衍泰表示,多數民營企業在中國國內較少享受到優惠政策支持,市場精神較強,在海外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較強;而國有企業在國內不同程度上享受到政策優先支持,走出去到海外經營,確實要求中國企業培養市場精神,因為海外很難再有國內類似的政策和經營環境。5.39.217.773 y2 y# B/ o3 |* P x1 m&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