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8 m; d5 ^+ x1 M; L公仔箱論壇二、他的兒子秦王(從榮)喜歡作詩,「聚浮華之士高輦等於幕府,與相唱和,頗自矜伐(經常聚集一些華而不實的浮誇子弟,如高輦等人,互相吟詩唱和,而又還自認為很高明,很了不起)。」李嗣源便對他說:「吾雖不知書,然喜聞儒生講經義,開益人智思(我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是喜歡聽那些讀書儒生講五經的道理,實在可以開豁人的智慧和思想)。吾見莊宗(李存勖)好為詩,將家子,文非素習,徒取人竊笑。汝勿效也(以前我看莊宗喜歡作詩。其實,我們都是將門之後的子弟,詩文素來不是專長。會被別人背後偷偷的笑話,你切不可學樣啊)!」他有此見解,的確高明可惜有些人偏要舞文弄墨,真不及李嗣源有自知之明。宋初在趙匡胤手裡,滅了南唐,俘虜了李後主李煜,趙匡胤便說:「李煜如果把作詩詞的心思用來治國,哪裡會這樣輕易被我俘虜呢!」公仔箱論壇# {+ H; Z$ a. f, f; W
, r5 q A% b. E' b& z6 m1 itvb now,tvbnow,bttvb三、歷史記載李嗣源在做皇帝的幾年中,「每夕於宮中焚香祝天曰:某(我李嗣源)胡人,因亂為眾所推(因為亂世,被大家推舉,不得已做了皇帝)。願天早生聖人,為生民主。」過去歷史學家相信因為他的誠心感應,所以宋太祖趙匡胤,就在這個時期,出生在「甲馬營」中。是不是迷信,姑且不論。但是李嗣源的這種用心,就不能不說是他的「誠意、正心」之德了!不要說五代時期所有別的英雄帝王們,沒有如他的真誠和謙讓之情,恐怕千古以來,能夠肯自向天祝告,說出此話的,還找不出第二人呢!每讀歷史到此,常為他真誠的為國為民之心所感動,必然低眉敬禮,這也實在是很感人的歷史故事啊!有這種存心的人,還可對他有民族歧視之見嗎?但從李存勖開始稱帝的後唐,經李嗣源繼位稱「明宗」,先後只有十一年的時間。李嗣源死後,不到三年,後唐也就亡了。 3 w3 o0 e r2 f / e$ y1 z2 L+ {: L' q5.39.217.77跟著稱帝的,就是歷史上第一個做為契丹傀儡皇帝的石敬瑭,號稱後晉。他也就是割讓燕雲十六州地區奉獻給契丹的兒皇帝。因此而開創了宋朝開國以來,黃河以北成為遼、金、元三朝的根據地,形成中國歷史第二次「南北朝」的三百年局面。但石敬瑭的後晉,也只有十二年的時間,就轉入他的部將劉知遠的手中稱帝,改國號為後漢,做了一年皇帝便死了。由他的兒子劉承佑即位稱「隱帝」,也只多了三年就完了。後唐李存勖、後晉石敬瑭、後漢劉知遠三代,都是沙陀人,只是氏族不同而已,所以在舊史上叫他們為「沙陀」三大族的「胡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J$ {1 G' {/ q0 p3 z' X
5.39.217.778 X6 f" I/ r4 ]+ e. ?& y
接著由後漢的部將郭威,篡位稱帝,改國號為「後周」,做了三年的皇帝也死了。他沒有兒子,就由他的養子,也便是他妻子(皇后)的內侄柴榮接位,稱為「世宗」,精明果敢,頗有英氣,在位六年,在出兵伐遼的途中死亡。當時由他三歲小兒宗訓即位為「恭帝」,提升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相當於現在的陸軍總司令),要他出兵征河東,剛剛出發到陳橋驛的一天晚上,就鬧兵變,據說將士們把預先做好的皇帝穿的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然後就迫他做了宋朝開國的第一位皇帝宋太祖。周家柴氏的孤兒寡婦,也就只好拱手讓位。所以後世有愛管閒事的詩人,便作了一首詩說: - T G0 b, ?) T: l0 ~8 b/ g* H0 x5.39.217.77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_1 |8 y3 y8 j6 T
《憶昔陳橋兵變時,欺他寡婦與孤兒; 8 c% t" a9 }4 Q: u$ t' m9 u5.39.217.77* b: T- e5 ^# R, T
誰知二百餘年後,寡婦孤兒又被欺。》 0 d& n. y2 q0 `$ h# j/ V a$ N! O, B5 Z9 B
最後一句是說南宋亡國以後,末代的小皇帝恭帝趙晃和皇太后,也被元朝的大將伯顏所俘虜走了,世事的輪轉迴旋,猶如原版重翻,非常奇妙而可歎。不過,後周的郭威和柴榮兩代,並非胡族,不必老是胡說,把「五代」都說是「胡人」在作亂。" Q7 q# p- u% _7 d9 c/ G, v
+ M( o2 O' G# `3 w8 Y) v! f9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根據歷史記載,「五代」雖為「亂世」。但對宋朝開國以後重興儒家學說的關係,極為重要。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在後唐明宗李嗣源時代,令國子監校正九經,刻版印賣。時在公元九三二年。這個新疆老鄉李嗣源,真有現代出版商的頭腦,同時也替中國文化首先做了一件大好多。但到了後周廣順三年(公元九五三年),也就是郭威稱帝的末年,「九經」版才雕刻完成,先後歷時二十一年。同時,在四川「後蜀」的孟昶,也同意四川刻版印「九經」。* ?& x5 ~6 M. D) P8 ~, T# ]& D
* j% Q7 f: O* O, j/ {/ M: etvb now,tvbnow,bttvb史載:「初,唐明宗之世,令國子監校正九經,刻版印賣,至是版成,獻之。由是雖亂世,九經傳佈甚廣。是時,蜀毋昭裔(人名,蜀之僕射,等於輔相)亦出私財百萬貫營學館(辦學校),且請刻版印幾經,蜀主孟昶從之,由是蜀中文學亦盛。」可是我還記得讀過一本歷史的書,說五代時代的刻「九經」版,馮道也有鼓動之功,可惜臨時想不起在哪本書上,又懶得去查。只是順便一提,將來你們發現了再說吧!在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出如五代這樣一個亂七八糟的時代,你爭王,我爭霸,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但無論是漢、胡等族,以及後來的遼、金、元,對於保存中華文化的傳統,大家都是一致的同心同德。這就足以說明中華民族文化和文明的特點啊!/ h, Q P! }7 x1 k) w8 ^: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n/ E. p8 g/ K1 a7 G; ^
0 o& w: Q! k% ?! ~! W5.39.217.77他自己除了批注歷史,編了一部《御選通鑒輯覽》以外,又作了很多評論歷史的詩。同時把清宮裡所收集的歷代名畫,任意在空白處題詩寫字,蓋上「乾隆御寶」的印,自己以為是很藝術,其實是破壞了藝術作品的壯舉。並且命臣工編輯《御制文集》,誇耀白已為「翰林天子」,有意與那些進士狀元出身的文人爭一時的短長。但從乾隆一代的內政來講,實在確是一個昇平盛世。所以他在那時所作的春聯,便有「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乾坤春浩蕩,文治日光華」,乃至有「文章華國,詩禮傳家」、「國清才子貴,家富小兒驕」的現實情況。tvb now,tvbnow,bttvb, U, w. |: Z7 x+ q
& N7 p. f3 e& L7 ~/ K# J# N' R5.39.217.77因此,他到了晚年,自稱為「十全老人」,並且在讓位授璽(交印)歸政給兒子顒琰,改年號為嘉慶的時候,又自稱為「千古第一全人」,比起十全老人更要全了。其實,他所謂的十全,是包括了康熙、雍正前兩代的功業在內,是指清朝的武功而言,並非完全屬於文治。因為由於清代「康、雍、乾」三朝的領土擴張,全國版圖,除元朝以外實為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的一朝。東至鄂霍次克海與日本海,朝鮮與庫頁島在內;南至安南、緬甸、暹羅。西邊的阿富汗、吉爾古斯、浩罕,西南的廓爾喀、哲孟雄、不丹,均臣服中國,北與西伯利亞接界。至於乾隆時代自誇的武功,便是曾經征服準噶爾、大小金川、廓爾喀各兩次、臣服回部、台灣、緬甸、安南各一次。以此自弦,便稱為是十全武功。他不像他的父親雍正,或用「寶月居士」的身分而談禪說佛,可是他卻能通藏文,注意藏傳密宗的修持。他曾經翻譯藏文黃教主要修法的「閻曼德迦」《十三尊大威德修待儀軌》。據說嘉慶即位,正當白蓮教作亂。他在太上皇的寧壽宮皇極殿上,手持念珠,跏趺禪坐,為大清江山保平安而修密法呢!5.39.217.77; a$ g# s* v' I; U2 v. E
' H9 e0 d9 P! W, \
總之由順治算起,自公元一六四四年,到嘉慶末年一七九九年為止,大清朝的江山已經過了百多年的昇平歲月,時代即將進入十九世紀。乾、嘉以後,清朝也由盛而衰,整個中國文化,正開始受到西方文藝復興運動以後工商業科技文明、發明的撞激,不變而變,非變不可了。如果要講中國的近代史或現代史,準確一點,應當從嘉慶時代開端,不是鹹(豐)、同(治)時代才開始啊!但我們應該知道,有關「四書」、「五經」的文化,尤其是朱注《四書》章句,和明清兩代八股考試文章的結合一體,直到光緒末年才告一段落。可是中國人到現在,仍然對讀經與不讀經的爭議,還在喋喋不休。其實,讀「四書」、「五經」是為了知道自己國家民族的文化根本來源,它和國家的興衰成敗,以及國運的強盛富有,不能混為一談。事在人為,不是事在書為啊!傳統文化的詩書並不害人,只怕自作高明的人為害了詩書的精義而已。公仔箱論壇& G) i! L% U, E2 }; h* u. Y, o
tvb now,tvbnow,bttvb+ c% E/ I8 F1 D2 ]
清朝由嘉慶開始,匆匆百年之間,經道光、咸豐、同治、光緒、乃至宣統,這六七位愛新覺羅後代的職業皇帝,都是卑卑不足言,何足論哉!況且地球世界的人類文化在變。中國和所有東方國土的文明,正如「白日依山盡」,「朝陽西海升」的情況。隨著而來的,中國即處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紊亂和刺激之中。現在我們需要對西方文化自十六世紀文藝復興以後,十七世紀開始,怎樣漸次興起,怎樣逐步東來,影響我們今天的情形,扼要作了瞭解。作者: felicity2010 時間: 2015-1-2 09:48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