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健康,遮藍天,癱交通……霧霾這兩年成了全民公敵,人人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逐之於國門之外。然而,能擊潰這個頑敵的似乎不是大內高手,也不是江湖遊俠,而只有來自塞外的風。“風,是北京的抹布。西伯利亞,是北京的清潔工。讓西伯利亞的西北風快些到來吧!”@老徐時評在微博上的哀嘆既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不堪的現實,也說出了民眾的無奈與自嘲。' \6 y d( D; y+ f# l
5.39.217.771 N, |) K, ^+ g" S$ U2 n
5 f7 c8 d* y5 ?5 X# F這樣不好,不實事求是,也不和諧。好在很快全國人民都結成了“抗霾民族統一戰線”。霧霾這個敵人十分兇悍貪婪,對神州大地的征服策略不久便由重點進攻改為全面進攻,不但輕取了京津冀,攻陷了東三省,而且突破了淞滬防線,鯨吞華中大地,蠶食滲透西部大後方,甚至在避霾勝地三亞也搶灘登陸,其推進之神速足以讓當年的日本鬼子汗顏。霧霾所到之處,各大城市率先繳械,中小城鎮和鄉村也相繼淪陷,居民想找塊“敵後根據地”躲躲都難。於是,全國各地人民悲催地發現,大家在霧霾面前是半斤八兩,輪流患難,誰也拿不出多少優越感,還是不要相互拆臺了。' A# P G% [, m" B" k" K
" k( B5 D. S' h3 X6 y5 ?/ ] 第二,霧霾讓中國人更平等。 不可否認,受時代和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當今中國存在很多不平等現象。然而,霧霾的強勢讓一肚子怨氣的底層民眾看到了“翻身解放”的希望。準確地說,這種希望不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而是反過來:我們?絲吸的霧霾,你們土豪也逃不掉。當然,有人要說權貴可以買“特供”空氣,可以躲在豪車裏,可以用這樣那樣的手段降低自身所受的傷害。但那畢竟是少數人,他們也難以完全隔離于當地空氣之外。大體而言,每個人在霧霾面前還是相對平等的。因此,可以說霧霾送來了公平,儘管這份公平如此令人心酸。 ) C. Y5 k8 A* m& Ztvb now,tvbnow,bttvb- p/ f j9 h. @6 G 第三,霧霾讓中國人更清醒。 當全世界都吹捧中國的經濟奇跡時,當全社會都醉心於生活水準的日新月異時,霧霾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世界工廠”地位的獲得並非沒有代價,而清潔空氣對幸福感的保證是金錢買不到的。我們的課本曾經信誓旦旦:中國“絕不走發達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霧霾不僅讓我們看到中國人多年來的環保只停留在口號上,還再次印證了那句古語:“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在強調成績的同時保持清醒的頭腦是好事,相信刺鼻的霧霾能給我們足夠的憂患意識,讓我們亡羊補牢,調整公共政策和生活方式,最終走上可持續的發展道路。tvb now,tvbnow,bttvb" l! T3 C0 W6 i, i( G1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