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愛於冬日吃煲仔飯,取其熱騰騰、吃後暖身的感覺。可惜傳統的製法,白飯及肉多但菜少,且反式脂肪甚高,多吃對健康有不良影響。為此營養師特教大家自製健怡可口的煲仔飯,既享口福又能避免超標。 . @7 u1 J* y. W7 z( w# X- n8 K' t* Y4 t) S' b
資深營養師黃榮俊指,根據健康飲食指引,成人每天應攝取二千卡路里,其中三成可來自脂肪,但煲仔飯的熱量動輒過千,而且當中有一半來自脂肪,與健怡原則不符。再加上煲仔飯的肉類甚多又缺少纖維,雖然可助補充體力,以及促進血液循環,但始終非健康之選。梅菜、榨菜、鹹魚等醃製食材,乃煲仔飯的常見配搭,其鈉質甚高,多吃易令人水腫,以及導致高血壓毛病,並加重腎臟負荷,腎病患者應盡量避免食用,以免病情惡化。港人吃煲仔飯都愛以醬油提味,營養師強調,食店的醬油多混入了油及糖,本身的鈉質又偏高,經常食用很容易致胖,一日一至兩茶匙分量已屬上限。7 G0 O1 y: a$ w: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