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文域名,有一種冰火兩重天的感覺。公開資料顯示,截至到去年一月,就有超過90%的國家部委、省級政府機構,超過95%的媒體新聞網站,逾5成中國百強企業開通了“.中國”域名。更有如長城、故宮、兵馬俑、京劇等含中國傳統文化遺產的中文域名被境外人士搶注。 但是,在我們真正上網的時候,好像根本用不上這些域名,反倒是有人擔心,越來越多的域名,給詐騙和侵權行為提供了土壤。 1 l0 y" m6 N) w. @+ u 互聯網業內人士王越認為,除了個別欠發達地區的人們更多用中文上網,現在用到“.中國”域名的恐怕只有三種:一是大品牌企業為了防止被搶注做的自我保護,二是營銷團隊為了盈利,游說個人或者企業進行注册,三是搶注域名的人。 1 _) J: M& S+ _2 b$ t6 r; s, x/ C% p 這就滋生了兩個問題。第一是,如何避免因為類似的域名產生侵權和欺騙行為?通信業資深觀察家項立剛: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F2 M( r b; P0 m4 ] 項立剛:需要企業能夠更早更加清醒的了解這個事情,去申請,要抓到這個域名;對於消費者來說,也需要更多的去防範和了解。目前為止,域名的監管總體來說有困難,讓監管部門把這個問題管得天衣無縫,我認為幾乎做不到。 ) Y. u4 z( Y5 T, [& [: ` tvb now,tvbnow,bttvb# F1 ^' `4 d* J4 d3 _, W; B 第二個問題,出在無處不在的域名搶注者。有人說,域名多了,搶注者的成本就提高了,項立剛則認為,成本高了,生意也許反而更好。 . b; E h% `8 a 0 l7 H" p( _1 H! Y2 e5 m 項立剛:他的生意可能也會增加了,它搶注更多的域名,然後它可以把自己域名變成一個有商業價值的東西。 不過,記者昨晚致電國內某大型域名搶注、交易網站負責人,他卻對中文域名嗤之以鼻。 6 V7 F+ a: ~: h: d! S 負責人:我覺得是交學費,不要玩了,不可能有機會,浪費錢。就算中文有機會,也是“中文.com”,不會是“中文.中國”,這是騙騙人、圈圈錢的。 不光是中文域名,無論何時,新域名的公布都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想象空間,包括借助壟斷地位的謀取利益、蛋糕做大後的圈地圍城等等等等。不過,使用本國文字域名的不只中國一家,做類似拆分的也不僅僅是中國。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並不認同騙人、圈錢這樣的極端說法。 曾劍秋:這個其實是在域名發展過程中正常的現象。我不認為它利用這個進行重複收費,重複弄成兩批,主要還是因為域名的量比較大,要進行分層、分類、分級。未來這也是勢在必行的。但在未來的管理方面,域名管理進入到了一個大數據的時代,需要新的域名管理的方法和理論,使用戶能夠比較暢通的獲取信息、傳載信息。 |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