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胡温政府是共和国历史上最进步、最开明的政府。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施政理念,从根本上终结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方式。人们看到,胡温10年没有出现乱杀人现象,是建国后唯一一个没有阶级斗争,没有严打,没有大规模严厉迫害宗教信仰者的时期,不同政见者也获得了相对宽容的待遇。温家宝则不遗余力地提倡自由、民主、人权,鼓励群众“批评政府”,公开倡导政治体制改革。他说,“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失去的危险”,“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结合温家宝提出的乡镇和县级的选举、司法独立、官员财产公开、政务公开以及党内民主等思想,有学者认为温家宝已经给出了中国政治改革的“温氏路线图”。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x. [, `2 F1 x% a& k) r% M* b
0 ^3 S% P& q. ^8 f3 m0 H.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取得了很多进展,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但深层次的问题也进一步爆发出来。很多程度上,这是建国50年积弊的结果,难以在一夜之间革除。两位政治家在既有框架内,做了他们能做的事情,为今后中国的健康和谐发展奠定了积极因素。公仔箱論壇, u% v' R+ M: Y! M
! {1 h r* x' f3 r# k! _& atvb now,tvbnow,bttvb 一、新闻自由度逐渐放宽 ( G( x* h% z7 q! P3 m- ~1 e0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5 a/ m# {6 Y& S0 D5 r
胡温执政后,新闻自由度逐渐放宽。其一,中央高层对舆论监督比较容忍,负责意识形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甚至主张大幅增加舆论监督报道的数量。从2002年到2004年,每年都有关于首都本身的重要的调查性报道。2003年记者节中央电视台推出八大“风云记者”,其中有7名是调查记者,这些都说明当时舆论监督宏观环境的宽松。从2004年起,调查性报道受到限制,时评崛起。2007年,新闻评论持续繁荣,调查性报道触底反弹。官方对“异地监督”的禁令没有取消,但已有松动迹象,一些媒体正在积极恢复调查性报道。其二,随着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网络监督异军突起。很多事件和案例,都是首先通过网络曝光,才得到相对公正的处理和解决。网络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表达民意和进行舆论监督的主要渠道。 ' K" j) b! a0 x7 S9 z7 L2 C2 B" w公仔箱論壇5.39.217.778 Y' I- Q |, V/ [
虽然中国社会目前正面临着贪污腐败、两级分化,甚至动荡的风险,但言论自由和批评的开放,为整个国家提供了革朽除弊,自我改良创造了机会,给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希望。公仔箱論壇! n# |9 X: u8 X% ~;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 F/ R0 \% [0 [1 U$ u; k
二、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 6 t8 a, f* B+ j; i5.39.217.775.39.217.77+ Y5 g& C9 ~) e, n0 g2 W
胡温10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10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1年末,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1.27%,较2002年的39.09%增加了12.18个百分点。与之对比的是,1949年到2002年的53年中,中国城市化率仅增加了21.66个百分点,由17.43%增加到39.09%。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当城镇人口的总数超过50%以后,朝向完全城市化进程迈进的步伐会更快,预计2050年这一数据会超过70%或80%以上”,同时他也指出,目前国家在社会政策、社会体制改革方面还远远跟不上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 h; I# I7 M4 V公仔箱論壇 ! a$ n: w" T$ Y! d7 v-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城市化将引领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文明是与传统文明完全不同的商业文明,城市化的发展,必将深刻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给人们的生活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以及价值观念带来深刻的变化,并对中国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在城乡剧烈变化的时期,中国究竟是要走城市化的道路,还是城镇化道路?胡德平指出,中国应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虽然城市化有节约土地、资源利用集约效率高、迁徙更自由等特点,但在很大程度上会牺牲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利益,城市中也会出现更多的贫民区。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并没有走单一城市化的道路,他们走的是城镇化之路。城镇化道路符合中国的国情、民情,能更好的解决城乡居民生活、就业、住宅等问题。5.39.217.777 l4 G8 M/ ~1 H x8 B" `9 `& I
tvb now,tvbnow,bttvb- L5 _/ [; a, v3 C' R
三、台海与国际关系的新进展, \3 q4 Z6 \+ l' |
8 u% D# W6 Y, H3 a$ ] 台海关系在最近几年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2008年6月21日,海协会与海基会换函,台湾试点开放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台北签署《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实现两岸“三通”,即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2010年6月29日,大陆与台湾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两岸搭建起经贸关系制度化的平台;2010年8月19日,台湾“立法院”正式通过“陆生三法”修正案,正式承认大陆学历,并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湾高校就读。这些成果极大促进了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民间友好往来,消除敌意,大大减少了两岸发生军事冲突的机会,为两岸“和平统一”带来了希望。tvb now,tvbnow,bttvb" @1 h b) t% D7 E. {
公仔箱論壇! z, T1 j* S* F
胡温时代,中国外交逐渐从“韬光养晦”走向“有所作为”, 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主动参与塑造国际秩序,打造大国形象。2003年6月,中国首次参加G8首脑会议,一改过去把“八国集团”看作为发达国家谋取利益的富人俱乐部的做法;8月,中国积极解决朝鲜核问题,主动在“六方会谈”中发挥积极作用;10月,中国与东盟签订《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南亚国家发展友好关系。2009年,20国集团取代八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中国是G20的创始国之一,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双边关系方面:2003年7月,韩国卢武铉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商定在21世纪建立和发展韩中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1月,中印举行首次战略对话,4月,温家宝总理访印,两国签署《中印联合声明》,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9月,中国与美国设立“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推动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2008年5月,胡锦涛到日本进行国事访问,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福田康夫共同签署《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2011年6月,温家宝与蒙古国总理巴特包勒德举行会谈,双方宣布建立中蒙战略伙伴关系。中国还积极参与海外维和行动。2003年至2006年,中国向联合国驻刚果、利比里亚、黎巴嫩、苏丹特派团派出成建制维和分队,2007年11月,中国向联合国驻非盟达尔富尔混合维和任务区派出多功能工兵分队,作为联合国第一支进驻该地区的维和部队。2009年6月28日至7月3日,中国与蒙古举行代号为“和平使命—2009”的中蒙维和联合训练,这是中国首次与外军开展维和联合训练和交流活动。此外,2008年12月26日,中国首批海军舰艇编队由三亚出发,赴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中国开始尝试向远洋投送军事力量。 3 K" e" ^& g1 u3 R公仔箱論壇 % N) k' p8 e, I, g( @ 四、为市场经济制度奠定法律基础 X6 e4 T. s! u* O* w0 ~ 7 p) h# Y6 v; B. l/ L. o 市场经济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上才能健康运行,如平等的市场主体、限制个人或政府对产权的侵害和掠夺、防止垄断、企业破产规则等等。胡温执政期间,连续通过了保障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三部核心法律:2006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企业破产法》;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物权法》;2007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反垄断法》。) W$ _4 l( ^# ], k! K% U,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