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 @* B) q4 Q天然果糖是一種單糖,普遍存在於許多食品中,例如:蜂蜜、水果、根莖類蔬菜等。每100公克水果中的果糖含量大約2至9公克不等,其中經常食用的香蕉、橘子、鳳梨之果糖含量分別為5.9公克、4.6公克、3.7公克,而每10公克蜂蜜的果糖含量約為4.3公克。tvb now,tvbnow,bttvb/ N( V0 Z- W. M
6 ?% x5 Q7 ], J2 l5 M4 k金惠民說,由於食品工業發達且為符合商品需求,「人工果糖」亦即「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因應而生。HFCS是食品製造商經常使用的甜味劑,這種糖漿的製造過程是把玉米澱粉分解,最後產品成為葡萄糖和果糖的綜合體,依含糖量不同分為42%、55%及90%三種。目前應用最廣的是55%HFCS,每25公斤約500-600元,以700cc的全糖飲料而言,其人工果糖成本僅約1.5元左右,且其甜度穩定,這也是為什麼滿街廉價飲料店如此快速流行起來的原因。tvb now,tvbnow,bttvb0 i9 m) n/ |,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W, Y/ i# c8 a
但近期研究發現,雖然果糖在人體內代謝時不需要胰島素的幫忙,乍看似乎對糖尿病患者有利,但其代謝過程卻明顯增加了脂肪的合成。自1970年起至1990年,美國方面的資料顯示,HFCS的消耗量增加了10倍,是所有其他食物之冠。學者認為,HFCS不像葡萄糖會刺激「胰島素」及「瘦素」的產生,而此兩種荷爾蒙正是調節人體「攝食量」及「體重」的關鍵因子。因而,換句話說,飲食中的果糖很可能因不受調節而促進使人體熱量攝取增加進而發胖,而後續的研究也不斷證實其相關性。 ; b% L. `: W5 |tvb now,tvbnow,bttvb2 {! y* Q" A$ E h! t6 A
金惠民指出,針對不同族群、性別的研究仍陸續發表,除血糖、血脂肪、血壓、痛風的相關性外,也有學者推測,精緻糖的攝取量增加,尤其是HFCS,可能會增加罹患老年癡呆的風險。2008年胰臟癌細胞實驗研究也初步發現,胰臟癌細胞代謝果糖的速度高於葡萄糖,因此,果糖也可能會誘導胰臟癌細胞分化,因而促進胰臟癌細胞生長。' k8 m; E" }9 i) F! s1 s7 L5 _! f
6 y+ ~9 W! E; E; O4 ?6 T
她還說,市售的包裝含糖果汁及碳酸飲料...等產品中,每100cc平均含糖量大約10公克,即使是所謂的果汁飲料,若原汁含量不是100%時,其甜味來源也多是另外添加人工果糖。民眾若把這些飲料當成補充水份的來源,無形中增加果糖及熱量攝取,則極易導致肥胖及諸多健康議題。 . c- ]" { g7 U" m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3 P- L7 O3 {6 p8 }
金惠民提醒民眾,應儘可能以天然食物甜味取代人工合成的果糖,平日也應減少攝取含糖飲料,以維護身體健康。雖然水果、蜂蜜...等食物中也含有果糖,惟在均衡飲食的概念下適量攝取,天然果糖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