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健康資訊] 十大錯誤的喝奶方法 [打印本頁]

作者: hyden    時間: 2007-11-8 11:41 PM     標題: 十大錯誤的喝奶方法

十大錯誤的喝奶方法
4 l8 Q8 ~5 Y; a9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R; J9 [/ L2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O3 G% G) d7 c) s8 ^
一、牛奶越濃越好
  r, l  ?. _8 |% q4 [5.39.217.77* i  [0 z( c0 v4 @
  有家長認為,牛奶越濃,孩子得到的營養就越多,這是不科學的。所謂過濃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准。也有的家長惟恐新鮮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其實,嬰幼兒喝的牛奶濃淡應該與孩子的年齡成正比,其濃度要按月齡逐漸遞增,即便是1個月以內的新生兒,牛奶中摻水的比例也應根據消化情況逐步減少。如果嬰幼兒常吃過濃牛奶,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久而久之,體重非但不能增加,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這是因為嬰幼兒髒器嬌嫩,受不起過重的負擔與壓力。奶粉衝得過濃,或者在新鮮牛奶中摻入奶粉,其營養成分濃度升高,超過了嬰幼兒的胃腸道消化吸收限度,不但消化不了,還可能損傷消化器官。所以,如果以牛奶喂養嬰幼兒,應視牛奶的質量、孩子的年齡來決定加水多少。; ^3 s: W$ N2 i1 |% `0 z* I7 U
公仔箱論壇. S# j# b8 A8 X0 K+ E; y' P) k+ C/ M
  二、加糖越多越好
$ S0 \2 n5 P$ d7 stvb now,tvbnow,bttvb
$ t  b9 q) Q; B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許多家長的“共識”。加糖是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給的熱量,但必須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如果加糖過多,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有弊無利。過多的糖進入嬰兒體內,會將水分瀦留在身體中,使肌肉和皮下組織變得松軟無力。這樣的嬰兒看起來很胖,但身體的抵抗力很差,醫學上稱之為“泥膏型”體形。過多的糖貯存在體內,還會成為一些疾病的危險因素,如齲齒、近視、動脈硬化等。牛奶里加什么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進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變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有的家長專門給孩子買葡萄糖,這大可不必。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過規定范圍,而且孩子還會因不甜而拒食。還有一個何時加糖的問題。有些家長把糖與牛奶加在一起加熱,這樣牛奶中的賴氨酸就會與糖在高溫下(80℃~100℃)產生反應,生成有害物質糖基賴氨酸。這種物質不僅不會被人體吸收,還會危害健康,尤其對小兒危害更大。因此,應先把煮開的牛奶晾到溫熱(40℃~50℃)時,再將糖放入牛奶中溶解。公仔箱論壇% c- K, @# u6 B9 y; x$ @0 Q. S
公仔箱論壇7 k. Y  c. e8 w0 W
  三、牛奶加巧克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 i# k' N
公仔箱論壇6 P+ Z  v' ~, x: I
  有家長以為,既然牛奶屬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時吃一定大有益處。事實並非如此。液體的牛奶加上巧克力會使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產生化學反應,生成“草酸鈣”。于是,本來具有營養價值的鈣,變成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從而導致缺鈣、腹瀉、少年兒童發育推遲、毛發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病率等。
+ y" x3 S& r. T3 v. W, f公仔箱論壇
" Q: w) t9 C& B: M7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 s" o8 Q4 @! b4 j'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四、牛奶服藥一舉兩得) m+ ]; f+ c6 V+ {5 i
公仔箱論壇( }# v# a( G) ~, M/ R3 D% P
  有人認為,用有營養的東西送服藥物肯定有好處,其實這是極端錯誤的。牛奶能夠明顯地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藥物的濃度較相同的時間內非牛奶服藥者明顯偏低。用牛奶服藥還容易使藥物表明形成覆蓋膜,使牛奶中的鈣與鎂等礦物質離子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非水溶性物質,這不僅降低了藥效,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藥前后各1~2小時內最好不要喝牛奶。5.39.217.77! {4 f0 h7 F3 F
公仔箱論壇2 f/ i% X; s3 ^: J" V) @, m6 v' ]1 R
  五、用酸奶喂養嬰兒tvb now,tvbnow,bttvb+ W# v$ T- e# @' R

" c- A" D$ `+ T% l# g/ b8 a"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酸奶是一種有助于消化的健康飲料,有的家長常用酸奶喂食嬰兒。然而,酸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雖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長,但同時也破壞了對人體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長條件,還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腸炎的嬰幼兒及早產兒,如果喂食他們酸奶,可能會引起嘔吐和壞疽性腸炎。5.39.217.77, ?" w7 m* k) {/ T, |

& J( n7 e# w- l4 Y  六、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檸檬汁以增加風味! h3 D. V" b7 R7 i
4 q. O! f! _+ o' G% a4 G6 o9 T
  為了讓孩子愛喝牛奶,在牛奶中加點橘汁或檸檬汁,看上去是個好辦法。但實際上,橘汁和檸檬均屬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質,就會使蛋白質變性,從而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 ^0 ^9 B2 U& [4 H5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d# o! R) }; n0 R' B3 Z+ S5.39.217.77  七、在牛奶中添加米湯、稀飯
8 M% S* @* d& _6 @! T
0 C1 F. R% B. g# n2 I& D5.39.217.77  有些家長認為,這樣做可以使營養互補。其實這種做法很不科學。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而米湯和稀飯主要以澱粉為主,它們中含有脂肪氧化酶,會破壞維生素A。孩子特別是嬰幼兒,如果攝取維生素A不足,會使嬰幼兒發育遲緩,體弱多病。所以,即便是為了補充營養,也要將兩者分開食用。
; I" X1 X) c3 I* g& D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0 |: F+ ^+ j2 I+ z8 x; w
tvb now,tvbnow,bttvb* q' u  Q' C+ _) ~7 Y$ Y8 C
八、牛奶必須煮沸tvb now,tvbnow,bttvb' F1 p% H$ R% |7 Z& q
tvb now,tvbnow,bttvb1 f+ \3 |: c" i) j) e
  通常,牛奶消毒的溫度要求並不高,70℃時用3分鍾,60℃時用6分鍾即可。如果煮沸,溫度達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會出現焦化現象,而焦糖可誘發癌症。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鈣會出現磷酸沉澱現象,從而降低牛奶的營養價值。
0 c9 l% P8 H+ l: H/ A公仔箱論壇7 K) N8 `5 |9 Q$ C$ m3 g0 F
九、瓶裝牛奶放在陽光下晒,可增加維生素D$ ]! Y: c( X% Z" ~
* R  ~5 i6 t0 [6 e, s" g2 W0 U) E
  有的家長從廣告中得知:補鈣還要補維生素D,而多晒太陽是攝取維生素D的好方法,于是便照方抓藥地把瓶裝牛奶放到太陽下去晒。其實這樣做得不償失。牛奶可能會得到一些維生素D,但卻失去了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因為這三大營養素在陽光下會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陽光下乳糖會酵化,使牛奶變質。2 P' _" X$ S- X9 f

9 |' ~: u/ ]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十、以煉乳代替牛奶
) k& i( w8 q" p: q/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 I( @. O; d" i& }, l
  煉乳是一種牛奶制品,是將鮮牛奶蒸發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裝罐制成的。有人受“凡是濃縮的都是精華”的影響,便以煉乳代替牛奶給孩子喝。這樣做顯然是不對的。煉乳太甜,必須加5~8倍的水來稀釋。但當甜味符合要求時,往往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也比新鮮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喂食嬰幼兒當然不能滿足他們生長發育的需要,還會造成他們體重不增、面色蒼白、容易生病等。如果在煉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接近新鮮牛奶,那么糖的含量又會偏高,用這樣的“奶”喂孩子,也容易引起小兒腹瀉。此外,如果孩子習慣了過甜的口味,會給以后添加輔食帶來困難。
公仔箱論壇! H2 M9 k1 K+ B: H* @  p6 U

0 I# l6 j6 N* V!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本帖最後由 hyden 於 2007-11-8 11:44 PM 編輯 ]
作者: kent8118    時間: 2007-11-9 12:02 PM

谢谢分享。。。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