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過年,本公子特別開心,皆因應節食品多籮籮,當中大堆頭的盆菜屬必吃,把多種材料大雜燴,味道稱不上驚為天人,只是跟大夥兒圍在一起,各自捧着碗,手執筷子,在盆中翻來覆去,找尋自己的心頭好,熱鬧又開心;將海蝦雞件豬肉蘿蔔,熱騰騰的往嘴裏送,是滋味,也是種風味。關於盆菜的起源故事,眾說紛紜,較常聽到的有這個:相傳宋帝昺當年與群臣南下逃難,途經今日的新界圍村時,當地村民見有貴賓駕到,就將最好的食物傾盆而出,但由於種類多,一時間找不到大量盛載菜餚的器皿,情急智生,將所有食物放進盆裏,就這樣成了盆菜,一直流傳至今。5.39.217.77$ O% m* |' ^5 W1 Y+ k I
/ D6 \9 n, \6 N* N富貴版九大簋另一版本,是起源於圍村人祭祖及「食山頭」,據講圍村人每年都有祭祖活動,拜祭採取「食山頭」形式,鄉民帶備宰好的生豬、菜、酒和飯等拜祭祖先,伙頭會在山頭搭起爐灶煮食,食物常見有枝竹、筍蝦、魷魚和豬肉,菜煮好後便會即場放入木盆給族人齊齊分享,是為盆菜。/ X% c( c) E$ O: f7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