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園原稱“漁隱”。清乾隆時(1736~1795年)由宋宗元重建,既借舊時“漁隱”之意,且與巷名“王思”諧音,自比漁夫,更名“網師園”。民國年間畫家張善于、張大幹兄弟亦曾借住此園一段時間,在園內養一乳虎作臨摹之用。 & L! \: v8 _- U0 Ktvb now,tvbnow,bttvb 全園分區明確,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住宅園林。東部為住宅區,前後三進,屋高宇敞,內部裝飾十分雅潔,外部磚雕極其細膩。中部是園景區,以池水為中心,池水明凈,猶如大塊明鏡;天光山色、亭閣花木的倒影清晰地從中映現出來,形成了虛實對稱的美景。西部建有小型庭院,精巧、古雅。是一座典型的蘇州住宅園林。 0 z( q/ B9 i/ V4 a, y
網師園進門即為轎廳,再入內為會客廳,其後有供接待女 客用的“擷秀樓”。門媚磚雕極為精細,頗具民俗研究價值。 2 D0 l' ]+ [+ T! g9 A/ z 由轎廳西側小門可入中部主園,中部以水池為中心,配以花木、山石、建築,形成主要景區。水池雖僅半畝,但治理得當,全池略呈方形,聚而不分,池岸低矮;瀕水而建的射鴨廊、濯纓水閣以及小石橋皆低臨水面,使一池清水更加開闊。水池東南和西北各有一條曲折延伸的水灣,池岸迭成洞穴狀,使池面有水廣波延、源頭不盡之意。月到風來亭,突出于水面之上,每當夏夜,納涼其中,月明水秀,涼風習習,豈不快哉!步越走廊便是一座四面廳, 名“小山叢桂軒”。軒北有黃石假山,名雲崗,古樸自然。軒東為“濯纓水閣”,建築精致,雕刻玲瓏,是倚欄小憩,數魚 觀景的極佳處。水閣西南有蹈和館,布置素雅,館南有琴室,舊為操琴之所。 " C0 W2 f.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