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旅遊景點]
中国古塔 风雪千年
[打印本頁]
作者:
yxx01
時間:
2011-4-20 04:23 PM
標題:
中国古塔 风雪千年
根据记载,中国著名古塔超过200座,然而古塔的数目相信不止数千座。现存最悠久的,距今已1500年…… 每回到杭州西湖,总会看到远处山上矗立的一座锥形小塔。
8 Y" m) X9 N4 X2 q) }tvb now,tvbnow,bttvb
这塔颜色淡淡,显然不高,照说一点也不起眼,但是每回徘徊湖畔时,却会觉得西湖要是没了它,该会褪减多少况味。
2 b' J6 U1 M ~/ r: u
终于有那么一天,我起个早随着杭州市民登山去。我要亲眼见见那老是朦胧的保俶塔。
tvb now,tvbnow,bttvb! ?6 A' Q2 [# I& a, U
且不说这一路上所见小市民清晨的活动有多精彩,来到灰色的保俶塔下,看得出它已经受不少风雨。
) }6 Y0 H7 r% x. f( t- gtvb now,tvbnow,bttvb
装点风景的塔
公仔箱論壇. Z- u( _( K3 s9 e# i, F" W
塔下是个小公园,有石碑刻着塔的历史,原来那是距今不只千年北宋开宝年间的建筑。
9 f x9 A) C9 I3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传说赵匡胤建立宋朝后,把原本住在杭州的吴越国王钱弘俶召进开封。钱的母舅吴延爽为了祈求钱能平安归来,特造此塔,故称为保俶塔。
tvb now,tvbnow,bttvb4 x" L" G( a: b5 W2 f3 ?
保俶塔高30米,在中国的芸芸众塔之中,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可是它屹立在西湖北岸的宝石山上,装点着西湖的山光水色,便足可名列中国宝塔之一。
+ `/ h& S! D/ V6 o5 W: x
中国有许多古塔,按专书记载著名的超过200座,然而古塔的数目相信不止数千座。
, A- f; B0 N; L% ?! R公仔箱論壇
就连远在西域的新疆也建有一座苏公塔。
! U6 ^6 D+ J" l; p; A0 ?
苏公塔是伊斯兰教的塔,但是它不是为了呼唤教徒建的,而是一座纪念性的建筑,是清朝乾隆年间,吐鲁番郡王苏来满为其父额敏所建。
5.39.217.77- P% C+ {" P5 y0 }* A. T, Y
宁夏贺兰山下拜寺口双塔。
7 a- V& ?6 e: `' j" H& C; D/ [5.39.217.77
没有宗教色彩的塔
l7 |' h& I+ x: N2 m% I$ p" d
我在敦煌见到的白马塔特别有意思。那也是一座纪念塔,纪念的却是佛教名僧鸠摩罗什的坐骑。鸠摩罗什是距今1600年前的人物。
5.39.217.77" A7 f7 U0 F5 G, g5 m" P i# a
据说江西省最少古塔,值得一提的只有浮梁古城的红塔,是公元961年建,离瓷都景德镇不远。
7 g- v, O4 s, G& w/ O5.39.217.77
我没缘见到这宋塔,却在赣州惊讶于保留在一所小学内的慈云寺古塔,它竟然能昂然俯视着这赣州的风云变化数百年而不倒。
6 a5 ?$ T9 f# M. M! R, L) d
塔周围种了好些香蕉树,塔顶和塔身边沿也长了草,但是这一切却显然无损于这塔的尊严,尽管慈云寺早就没了。
5.39.217.77; d1 H. v& A, {3 {5 _( ]& M/ P
世界最著名的木建筑
( B; u% y" p6 ]; V+ L( G公仔箱論壇
中国的塔有历史,据说现存最悠久的,要数建于北魏年间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距今已1500年。这是座砖塔,高40米。
* ]+ V- X/ s, U' P
应县木塔屹立950年而不倒,也是一个奇迹,因为它是硕果仅存的千年木建筑。它几经地震和炮火的多次摧残却巍然不倒。这座辽代木塔,高67米,是世界古代木构建筑之最高者。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Z' A: K3 I6 K/ Z T% u6 Y
距离西安100多公里的扶风县法门寺,最富传奇味道。
- L5 |5 k" Q0 M6 P |* f0 c9 rtvb now,tvbnow,bttvb
1981年,重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的法门寺塔,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塌了一半。六年后重建,竟发现塔底下的地宫里埋藏有2400多件唐朝文物,包括佛指舍利四枚。
8 }0 r4 W) c8 } [9 M& Q
于是,重建后的法门寺,不仅恢复砖塔,还建成规模庞大的法门寺博物馆。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m6 F# `2 ~$ r/ ^, W l2 O
以藏宝闻名的北京云居寺,也以古塔群闻名。我见到的有唐塔七座和辽塔六座,都拥有千年历史。
/ n+ \4 k% C. p1 W2 }: Y9 K
辽上京南塔有千年历史。
5 ^: M' E, ]! S! T3 ~- e( `; e& N3 V5.39.217.77
相约莺莺塔
5 @& M' J% c" [7 C3 @1 q, w; x0 o9 h5.39.217.77
离宁夏银川市不远的青铜峡县黄河边,竖立有108座塔。这群塔是沿着山坡从上到下按照一三五七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乃构成一个三角形塔阵。
tvb now,tvbnow,bttvb6 N3 v) s8 f1 q( n; _8 y
108塔传说建于明初,覆钵形塔身,是喇嘛塔。
: W+ S; {; i- u+ {
站在塔阵的最上端,俯瞰缓缓而流过的黄河水,不禁令人产生思古之悠情。
7 e9 P% y% L( ~ vtvb now,tvbnow,bttvb
在我心目中最富有浪漫气息的古塔,则是山西运城普救寺的莺莺塔。
. P9 o2 H2 w+ e) y3 a& C4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塔在小山顶,我们拾级而上时,天空飘下小雪。来到塔下,极目望去已是白皑皑一片。
5.39.217.772 v% K6 p: W% R. s1 a
河东平原就在山脚下,白雪就在那随意铺展开的麦田上盖了一层棉花被。
, I7 N+ I9 O U$ j0 S公仔箱論壇
不记得《西厢记》有无描绘普救寺的冬天景色,只想到我要能和崔莺莺有个共赏雪景的机缘,不必长相厮守,便于愿足矣!
tvb now,tvbnow,bttvb% d- e. B2 V2 q1 F; o7 l- J
+ o+ w' U' a" Z
愿再见铁塔
1 J0 c+ p! o) n+ E0 V/ w
20年来我登上的古塔应有数十座,至今轻易浮起的塔影也不少,最大的遗憾是,那年我在浓雾中见到的开封铁塔,竟然连轮廓也分辨不清。
$ A" P7 g* V3 F5 x; n8 Ttvb now,tvbnow,bttvb
开封铁塔其实由各色琉璃砖砌成,建于北宋,距今也有950年。
3 E. p+ F7 I0 G; z0 I7 ?
记得导游说起,这塔原属祐国寺,160多年前黄河泛滥,水漫开封城,千年古寺沉于水底,唯留54米高的砖塔仍拔地而起。
* ^' P* A# q7 \* p. L
团团白色中,我只摸了摸塔门,心里叨念着:我们有缘会再见。
' J( y, ^! p# q# O5 ^6 m: s
河北赵县元代柏林寺塔。
# ]# Q' U3 Q* Z6 ?" u% ^8 q3 m$ Z/ P2 a5.39.217.77
塔随佛教传入中国
5.39.217.775 H J# Z- q/ `# K6 C
中国古代建筑内容丰富,塔这种建筑类型则起源较晚,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新建筑类型。
' {2 K! n6 `7 b
塔的梵文是坟冢的意思,在印度便是佛教徒的葬身之处,后来演变为庙。
公仔箱論壇1 C& @& F4 e' t# }4 I* n- o/ { N6 F% ~
塔在中国的发展逐渐成型,主要可分三部分,即塔刹,是表相的部分;二是塔身,用来供设佛像;三是地宫,用来收藏舍利。
tvb now,tvbnow,bttvb! N4 X" L+ Y; f: b) C" U6 X: g
据说,自东汉而唐初,塔都建在庙殿前,以后才逐渐把塔挤到寺后,甚至排除在寺外。
5.39.217.770 F5 `) l, f( T9 u- ^# `+ w
不过,中国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寺塔布局的形式,还是时有反复的。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 D. N! L% W
从木塔到铜塔
" M+ `2 W7 n7 g5 ]$ d
塔最早都是木料建成,从东汉第一座佛寺白马寺的塔开始,到南北朝时代都是木塔。
; H6 B) l( e y' G; G公仔箱論壇
木建筑自然不容易保存,因此进入唐宋辽金时期,塔都改以砖石建成,少数也采用铜铁、陶瓷或琉璃。
. ?$ j2 |4 ~' S; R
唐朝时的砖塔建造技术,据说已发展到很高水平,能仿建木构造的楼阁式和密檐式两种类型的塔。
& q0 ^! ^. N8 s
后来,工匠们又创造了砖木混合结构,使得塔身更富变化且更耐地震的摇撼。
4 Q' d/ E& e5 a: P
到了宋朝,有人竟采用铁来铸塔。明清时期又吹起以铜铸塔之风。不过,在历史上的变革时期,因某种原因好多铜铁塔都给熔化了。
* s% \' X$ U7 o \) L: ^- h
如今在北京、河北和河南等地,还保存着一类色彩丰富的明清古塔,那便是以琉璃砌成的高耸建筑,最著名的有山西洪洞广胜寺的飞虹塔,北京香山琉璃塔,承德须弥福寿之庙的琉璃塔。
歡迎光臨 公仔箱論壇 (http://5.39.217.77/)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