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消失的弹子石老街

消失的弹子石老街
( Q0 @5 o' ~- D7 [% h3 y! @ tvb now,tvbnow,bttvb8 `' a/ m6 T5 C7 D5 Q: e- z$ t
这是一条已经消失的幽深老街。青青的石板路左弯右拐,古色古香的民居紧密相连,走到这条重庆的老街上,仿佛穿越迷宫,又如同在时空隧道中穿行。与外面的喧嚣相比,老街很静,静得除偶尔有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就是上上下下行人的脚步声。因为拆迁,老街的居民迁走了一些,没有迁走的,有的三三两两坐在门口拉家常,有的把桌凳摆上老街打牌下棋;偶有一只横卧街边的狗,和老街的居民一样,对过往的陌生人见惯不惊,不论过路人的脚步是急是缓,只要不踩着它,它才懒得抬头看你一眼。越往老街深处走,光滑的石阶,斑驳的墙壁,破旧的雕刻,断裂的檐角……仿佛在向每一位造访者诉说它经历的沧桑岁月。
, T& P; k8 b9 G: v' t9 n5.39.217.77
  _7 R, n8 K' G( C公仔箱論壇诞子石的传说:据传公元前21世纪,距今4100年前,大禹与涂山氏结为连理以后,治水心切,又受舜的指派,新婚仅四天,即告别妻子,到南方去治理九河,13年未归。涂山氏思夫心切,每天都到山下长江边一块巨大的礁石上盼望夫君归来。天长日久,巨礁与涂山女融为一体,化为石女,称其为呼归石。大禹治水功成以后,终于回到了涂山,但是母亲已逝,妻子又化成石头,禹痛哭流涕,他来到呼归石,大喊涂山氏,忽然石头应声而启,一个男孩从石头中滚出来,禹立即弯腰抱起小孩,给他起名叫“启”。以后人们就称这块石头为“诞子石”,流传下来,今人就谐音讹称为“弹子石”。 公仔箱論壇6 T# \9 U/ V8 L8 F2 j! U1 P. ]% ]0 f( p

8 \: o8 ?  Y: y5 R4 W8 b; K  Q) ?5.39.217.77
据峡江开埠史记载:1890年3月,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签订,重庆作为通商口岸对外开放。重庆开埠后,南岸成为西方列强开设机构的首选之地。英、法、日、美、德等国,在南岸境内设海关、建码头、修仓库、开洋行……仅今南滨路一线,有法国水师兵营、王家沱日租界,更有洋行多达27家。弹子石正街虽没有单独的历史记载,但从老人们的记忆中得知,这里曾是连接王家沱码头到朝天门码头的重要通道,直到上世纪80年代前,这条老街一直商贾云集,每天人山人海,繁荣与磁器口不相上下。) @7 o  Q6 Z6 T! _" e" q5 t; n
公仔箱論壇8 s1 {) \" Z" J- l; {% P
历史的繁荣挡不住发展的步伐,弹子石老街已经改造成商住小区,老街消失于城市的改造中.....有摄影师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老街最后的时光......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多謝您嘅介紹
We can see only damaged wall and broken roof tops,most of the place is old and broken,soon or later people of this village will abandon it.
1

評分次數

  • k23bb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