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聞] 北極熊餓到吃海草 體內驗出PFAS污染物 生存面臨新威脅!

2025-07-28



北極地區暖化,升溫速度是全球平均的4倍,隨著海冰棲息地萎縮,對北極熊帶來了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而科學家首次從北極熊身上提取脂肪組織活檢樣本,以研究污染物對北極熊健康的影響。結果發現,北極熊體內主要污染物是全氟烷基物質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這些物質是工業和消費品中使用的合成化學物質,在環境中殘留數十年。

挪威科學家數十年來在北極冰原上為北極熊進行高風險的實地調查。他們發現,北極熊除了捕食海豹,也開始獵捕馴鹿、偷食鳥蛋,甚至啃食無法提供能量的海草。


北極熊體內驗出PFAS污染物。法新社








科學家為母熊戴上GPS項圈。法新社


北極地區暖化,升溫速度是全球平均的4倍,隨著海冰棲息地萎縮,對北極熊帶來了越來越大的生存壓力。法新社

北極暖化速度為全球平均4倍
在挪威與北極點之間的斯瓦爾巴(Svalbard)群島,估計約有300頭北極熊,而從北極點延伸到巴倫支海的廣大區域則約有2000頭。挪威極地研究所的專家40年來持續追蹤北極熊的健康與動向。對於全球暖化速度比其他地區快上3至4倍的北極,這項工作至關重要。

整個調查過程相當驚險,獸醫須先從直升機上用麻醉槍射中北極熊,待其沉睡後,團隊迅速降落為母熊戴上GPS項圈、更換電池,並植入能全年記錄體溫與心率的監測器。科學家還會採集脂肪樣本,用於分析其壓力水平,以及體內是否積聚了如PFAS等永久化學品。

在破冰船上的臨時實驗室裡,樣本在被施加了控制劑量的污染物和激素後,可以保存數天,然後被冷凍,以便返回陸地進行進一步分析。

首次抽取脂肪組織驗污染物

這項長期研究帶來了3大核心發現。首先,隨著海冰消退,當地北極熊的飲食正被迫改變。首席科學家阿爾斯(Jon Aars)指出,牠們除了捕食海豹,也開始獵捕馴鹿、偷食鳥蛋,甚至啃食無法提供能量的海草。

其次,北極熊體內污染物正在變化,脂肪樣本分析顯示,其中的主要污染物是PFAS。

生態毒理學家勞蒂(Heli Routti)表示,好消息是,得益於國際管制,許多傳統污染物濃度已下降;壞消息則是,污染物種類正在增加,如今在北極熊體內能檢測到更多種類的化學物質。

適應能力存在極限 未來仍不容樂觀
研究團隊發現,海冰融化與斯瓦爾巴群島北極熊體內污染物濃度升高之間沒有直接關聯。相反,污染物水平的差異源於北極熊的飲食。2種類型的北極熊——定居型和遠洋型——以不同的獵物為食,導致牠們體內積聚不同的化學物質。

然而,北極熊展現了驚人的適應力,研究團隊表示,儘管暴露多年,斯瓦爾巴群島的北極熊並沒有出現體重減輕或健康狀況不佳的跡象。然而,科學家也警告,這種適應能力存在極限,未來仍不容樂觀。
1

評分次數

  • prodigydou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