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儀式(一)5.39.217.77" I" X* N) Y, M- a6 W7 u( b
公仔箱論壇2 H4 _6 W: B" j& i5 q. o( V
tvb now,tvbnow,bttvb$ ]4 r1 p( d# s
死者的尸體安排就緒之後,就要舉行招魂儀式。據說,客死在他鄉的魂魄,找不到歸途。這個魂魄就會像他的尸體一樣停留在异鄉,受著無窮無盡的凄苦。他也不能享受香骽的奉祀、食物的供養和經文的超度。這個孤魂就會成?一個最悲慘的餓鬼,永遠輪回于异地,長久地漂泊,沒有投胎轉生的希望。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聽到那企望著他的聲音,他才能循著聲音歸來。
! `! C0 D9 o) |4 h2 ^6 Q4 r 招魂儀式的舉行,必須選擇一個相當的日子。到了那天,喪家就在門前樹起招魂幡,或者挂上魂帛。有的地方親屬還要登上屋頂呼喊招魂,讓死者的靈魂回家來。據說,這是滿族等游牧民族的遺風,在草原上,如果看到哪座帳篷前立起了大幡,就知道哪家死了人,大家就都來吊唁,幫助料理喪事。後來這成了滿族人普遍的喪俗。
* A; I7 F. j$ d, S& E4 ktvb now,tvbnow,bttvb& D1 S: F& R' \3 f# j% f
+ s; f* T5 m/ [6 X# X1 e' c1 z5.39.217.77 在史料的記載中,招魂的儀式起源非常早。周代的一些文獻中就說,死者親屬要從前方升屋去招魂,手拿死者的衣服面北呼叫,如果死者是男的,就呼名呼字,連呼三聲,以期望死者的魂魄返回于衣,然後從屋的後面下來,把衣服敷在死者的身上,這件衣服又叫做"腹衣服"。這件"衣服"被人所穿著,染上了人的肌膚香澤,有著"肉體"和"氣息"的雙重聯繫;魂魄也許會被它所吸引,依著熟悉的味道或形狀而歸附回來。據說過去的傣族,幾乎家家都準備著叫魂的"魂籮",招魂的時候,就把死者生前的衣服裝在竹籮裏,放上白米和白铫,表示要把靈魂提回來。
. L* P: @/ \5 K0 l/ I( t% Y5.39.217.77公仔箱論壇3 r% [- U, \ |- s4 k! M
5 b3 ?$ z% c7 ]1 Y3 E( ~
5.39.217.77: h9 V" x X7 r4 o+ o
1 z ~0 M9 x. o B1 C! v5.39.217.77招魂儀式(二)5.39.217.776 e1 k2 J" f" h$ n
- T% J1 ` _6 N4 i5.39.217.776 |) N; j. M- i9 a; ?; k3 M
有的招魂儀式,是非常有職業特徵的,比如漁民的招魂。他們有一套特殊的祭奠習俗。漁民不幸葬身大海之後,因?往往無法找尋回尸體,他的家屬就用稻草人代尸,穿上死者生前的衣服,在家裏擺設起"靈堂"。同時,在村外的海邊,要請道士?死者招魂。招魂要在夜間的潮水初漲時進行,死者的親人到海邊去叫喊,把失落在海裏的"陰魂"喊回來,招進稻草人中,再進行安葬。這種招魂儀式,叫做"潮魂"。親屬要先在海邊搭起一個小小的"蘸台",然後到了傍晚,就在帳篷裏點起香燭,中間放著稻草人,身上貼著死者的生辰八字。等到晚上漲潮的時候,道士坐在"蘸台"上,敲響鍾磬鐃鈸,嘴裏念著咒語。這時候,"蘸台"前後就燃起一堆堆的篝火,有人手拿一杆帶根的毛竹,頂梢上挂著籮筐,裏面裝一隻雄?,面對大海,隨著道士的咒語,不停地搖晃著毛竹。也有的由死者家屬,披麻戴孝,提著有字的燈籠,高聲呼叫死者的名字:"某某來呀!某某來呀!"聲音非常凄畭。然後,由一個孩子或者親屬答應道:"來嘍!來嘍!"一呼一應,直到潮水漲平,才由道士引魂回家。到了第二天,親屬才把稻草人放進棺材,送到山上去安葬。! E6 i1 q* |& q$ e1 ?& T
9 W: U0 A9 g' m& T$ H: w' S* C# U. E3 C5.39.217.77tvb now,tvbnow,bttvb/ B- G. ~. Q7 K' X% ]9 L
0 Z9 ~' u& Y) F
2 ~7 P) }+ B( p0 }4 Ztvb now,tvbnow,bttvb 人死亡後,靈魂當然就要離開肉體。但是茫茫的陰間,從哪里走呢?于是下一個程序就是由活著的人來給他"指路"。"指路"就是給鬼魂指引升天的道路。在北方一些宗教的亡靈世界裏,亡靈的"回歸"需要巫師的幫助和引導。首先,先上一條道,繼續向前走去,就分出許多岔道,這是按照死者的不同性別設的小道。亡魂走上自己氏族的道,要渡過一條河,那裏有許多白骨。在這種作法下,據說可以安全渡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