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soforlee 於 2021-6-18 08:37 AM 編輯 / B# V! i& X$ ~# w4 W- r9 B
4 @) H' ^3 f* m! |! l) l
- T" a: D! w' ~' @& M再飽還是能裝下甜點! Y2 n/ d5 D% P) T
人真有第二個胃?明明已經吃飽了,卻還能在飯後持續享受各式甜食。科學證實,當換成不同種類的食物時,大腦就會重新喚起你想吃的慾望。
6 n+ `3 [0 J: s( q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去吃到飽餐廳的時候,不管火鍋、燒肉吃得再怎麼多,飯後總是還能吃一塊布朗尼,挖一碗哈根達斯。甜點是裝在第二個胃裡,是吧?tvb now,tvbnow,bttvb6 Y3 j: P/ Y$ o4 J; a
現在我們來做個思考實驗,請各位在腦中想像:今天一樣吃吃到飽,但自助吧只有放甜甜圈、冰淇淋、巧克力鍋、奶酪、汽水、果汁這些甜食。等吃到八分飽時,服務生會來到桌前做最後加點,但這次可以點任何你想吃的東西。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t, R( M5 Q5 j- G
這時,各位應該會想換換口味,吃點鹹的東西吧?
- D( y+ X$ _% D" x$ G公仔箱論壇「特定感知飽足感」,讓人不知不覺吃下更多再好吃的東西,吃多了都會膩,會想換換口味吃些不一樣的食物,這種現象叫Sensory-specific satiety,我找不到廣泛被接受的中文翻譯,姑且叫它「特定感知飽足感」吧。
; u. P0 S2 X# r/ m% p1 F0 F/ ytvb now,tvbnow,bttvb有研究顯示,如果一餐我們只能吃一、兩種食物,很快就會膩了,不太可能吃過量。但一餐裡面的食物種類越多,人們吃下肚的熱量也就越高。$ E [. @0 J' ?. T N; A/ o
我曾不只一次在吃到飽餐廳,見到人們因為吃太撐而動彈不得,甚至嘔吐。這不僅是為了值回票價,不僅是為了東西好吃,還有特定感知飽足感在背後作祟。
! p4 f+ R6 G! i2 O0 w5.39.217.77在吃下食物後,視覺、嗅覺、味覺甚至觸覺會傳到大腦的額葉,產生愉悅的神經訊號。但隨著同一種食物越吃越多,訊號強度就會衰減,代表大腦喜歡這個食物的程度在減退。這時候換吃不同味道的食物,例如從鹹食換成甜食,額葉的訊號就會重新被啟動,這就是「甜點胃現象」的由來。5 x$ f: |1 K1 Q" m% z
特定感知飽足感與記憶無關,此大腦機制存在於潛意識中,不是你我能輕易控制的。科學家發現,有一些失憶症的患者,雖然記不得他到底有沒有吃過飯。但如果在他面前擺放數種食物,他還是會選擇上一餐沒吃過的那種。, t5 P- h& ~" G
其實這是非常符合人類求生本能的一種機制,因為如果我們永遠都只吃一、兩種食物,很容易會營養素缺乏。所以人類的大腦演化出這樣的機制,來鼓勵多樣化攝食。 w3 y4 q# B% c- J$ I. |
減少食物種類,有助降低食慾和熱量不過演化並沒有預測到,人類有一天會發展出量大、價廉、種類又多的美味食品。原本用來預防營養缺乏的本能,現在反而大力地替肥胖推波助瀾。* Q1 ~) J N5 ]$ r9 a/ l
特定感知飽足感也能解釋,為什麼所有的飲食法短期內都會有效。不管是低脂、低碳水、生酮、全素、高蛋白,還是無麩質飲食,都會限制某一類的食物攝取。
+ t9 m$ s. z9 T5.39.217.77因為特定知覺飽足感,減少食物種類就會減少一個人的進食量,也會減少他的食慾跟熱量攝取。所以運用低脂跟低碳水飲食方式來減重,一個不吃脂肪、一個狂吃脂肪,兩個南轅北轍的作法,為什麼都有成功的案例?都有研究證實有效?我認為有一部分,跟人類味覺的特性有關。5.39.217.773 z: ?/ S# X- L1 E& B4 L5 n
至於減重者該如何將以上知識化為日常行動?我建議:
) z# Z3 @* |4 X% q; @# R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在吃到飽餐廳限定自己只吃三~五樣菜餚,以特定知覺飽足感限制進食量。如果不相信自己的自制力,那就乾脆推掉所有吃到飽的邀約吧!
- Q( J! K p$ }- v: B; `5.39.217.772.減重時未必要吃淡而無味的飲食,但應該避免一餐裡面酸甜苦辣什麼滋味都有。將菜餚味覺單一化,食慾自然得到控制。
# ]+ s6 @- Z! H" F6 j- B |9 ^) E Ttvb now,tvbnow,bttvbDr.史考特1分鐘小叮嚀只要是嶄新的味覺,都會「打開人的第二個胃」。因此減重者減少每餐菜餚種類,就能控制食慾喲!" m1 m! i [1 ?4 Y( U# C* I+ w&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