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soforlee 於 2021-1-30 12:52 AM 編輯 5.39.217.77+ j6 E+ C% ], H1 g: ~7 |
: o1 ?. K8 Q3 B" U# ] | 溫度、濕度等天氣的變化,讓身體一時無法適應,所產生打噴嚏、流鼻水等類似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不一定就是過敏反應;所謂的「過敏」,一定是要與某個特定的「過敏原」作用後,產生相關反應才能稱之。 過敏性鼻炎分2種 必須接觸過敏原符合 ) b1 g: ?% }4 z; R- T
. p4 x3 G. I" ]4 B' M: m5 b; L公仔箱論壇, D% c; U+ J* ]$ w2 d/ m" w5 m
鼻炎通常就是指鼻子發炎的狀態,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因病菌感染所引起「感染性」的鼻子發炎,如一般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感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鼻竇炎等;另一種則是「非感染性」 的鼻子發炎,是由於患者自身與環境的不協調所引發的,過敏性鼻炎就是其中之一。 ' T y2 I1 T* Y8 f
; }& l. W3 R3 c5.39.217.77耳鼻喉科醫師江裕群表示,一般臨床上,會以「過敏」和「非過敏」來區分鼻炎。非過敏的鼻炎,包含病菌感染所引起的鼻炎,或一些其他如藥物引起的鼻炎;至於過敏性鼻炎,雖然也有發炎的反應,但是這種發炎的反應屬於免疫調節的問題,和感染引起的發炎是不相同的。 ! ^; f0 j# X% Z$ ? J
- k, v0 u* q% A: p6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過敏的發炎反應,簡單的說,是指人體本身與外界的一些 過敏原產生不協調的結果,也就是說,必須是要有接觸過敏原(如塵蟎等)的過程,後續出現打噴嚏、鼻子癢、流鼻水等症狀,才可以稱之為過敏性鼻炎。 # N% h6 L9 m7 I2 j+ o A$ H
0 D1 g+ y3 W& j7 _過敏性鼻炎初期與感冒相似 癢是最明顯症狀
i5 x; N4 Z) z2 Q0 w0 E
, r4 ?( t$ n+ D5.39.217.77過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狀與感冒初期的症狀非常相似,相關的研究統計指出,過敏最具特異性的症狀就是會「癢」,通常這種癢除了發生在鼻部外,還包含眼睛週圍、耳道深處等部位,就連上顎後端(軟顎的部位)也都會癢;此外,伴隨而來的還會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情況再嚴重者甚至還會出現鼻涕倒流、咳嗽等症狀發生。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U/ k% T5 f) b" z% D; M
0 H6 i& n5 b( _( Y2 h
然而,感冒症狀在初期和過敏其實是很難區分的。江裕群說,因感冒在定義上,是所謂的「急性鼻炎」,大部分都是病毒引起,顧名思義,初期症狀上也以鼻部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為主,到後期才可能會出現如喉嚨痛、發燒等較為明顯的感冒症狀。1 i1 |* B) j: s6 O
+ f; D4 s$ r. G
對於感冒症狀與過敏症狀的區別,江裕群進一步說明,感冒通常會伴隨喉嚨痛、甚至發燒等症狀,病程約一週左右;而過敏一般是不會有喉嚨痛或發燒的問題,症狀持續的時間會較久。 tvb now,tvbnow,bttvb" ]# z/ l% G' p V$ q G* z
6 `& i& m* ]- z x
過敏性鼻炎感冒機率沒有比較高 雙手沒洗亂碰亂摸感染機會增tvb now,tvbnow,bttvb# V6 ^0 h* @; F; q: g
5.39.217.776 L, n7 G$ o* e+ z c
此外,常會有人會問「過敏性鼻炎患者是否較容易感冒?」江裕群指出,這個觀念並不正確,因為過敏是本身和環境的過敏原交互作用,才會產生過敏的反應;而感冒是病毒或細菌傳染的結果,可能來自飛沫傳染或經由接觸病菌的手去揉 眼睛、揉鼻子、挖鼻子,將病菌帶入體內。
3 o: N0 O6 C5 U- @& |1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 D9 {7 D& N# w/ N; W$ {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過敏患者因為癢的症狀,較一般人容易去揉眼睛、揉鼻子、挖鼻子等,若沒有勤加洗手的習慣,容易增加感冒的機會。 tvb now,tvbnow,bttvb0 G8 h* q2 a J! K/ x& B" C
) p* c" L P2 P" d6 h
學會與過敏和平共存 避免不良習慣降發作頻率
) y" u; G+ D" Gtvb now,tvbnow,bttvb+ j) K. I. @# e* r6 G. d# E
般過敏的治療原則,重點在於症狀的控制,畢竟過敏屬於個人體質的一部分,其實很難去根治。關於過敏性鼻炎的日常照護,江裕群建議,應該要盡量避免生冷的飲食、多運動、規律健康的生活,避免菸酒、避免多塵環境等,並且適時、適當的藥物、健康的飲食、規律的生活,就可以減少過敏發作的頻率和強度。6 S; x0 O |'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