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soforlee 於 2020-11-24 02:53 A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6 f1 u( N, S+ B; U# D, U: y& G
9 B! a7 U# B0 k: q V! u* u
公仔箱論壇) i5 g6 z3 A |; h$ y7 c+ a
5 B g7 G( \2 z) ~. U
* a. C. [% W1 j H( k* }
現代人不時有這裡痠、那裡痛的小毛病,雖然不是痛得受不了,但能少困擾一點是一點,於是許多人不是自行購買貼布使用,就是醫師開立貼布或藥膏累藥物時,為了緩解痠痛一次貼好貼滿…要注意!痠痛貼布也是藥物,一樣可能帶來副作用,若皮膚吸收過量的消炎止痛成分,嚴重可導致胃出血等後遺症,國外還發生過疑似致死案例。9 P- |. ? l" R" K
近日藝人玉兔在《醫師好辣》上分享一位在醫院上班的學姊的經驗,曾有一位農夫時常有痠痛困擾,但因就醫路途遙遠,不斷要求醫師一次開多張痠痛貼布給他回家貼,醫師拗不過他只好給藥;約兩個月後,該農夫因為凝血功能不良發生大量胃出血就醫,醫師本來以為是因為服用抗凝血藥物,後來才發現是農夫一次使用多張貼布,懷疑因為吸收太多貼布裡的抗凝血成分而導致胃出血。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S' o) V( [) T/ n/ W
濫用痠痛貼布恐引發腎衰竭、胃出血,使用2~3天痠痛未緩解需就醫許多民眾都會怕吃藥傷腎,但藥物的形式並不只有口服的藥丸、藥水而已。以藥師為中心成立的臉書粉專「我們是專業的藥師!不只是會包藥而已」指出,民眾常以為治濕疹、痠痛的外用藥膏、貼布很安全而濫用,常有病患2、3天就擦完一個月分量的藥;殊不知含「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成分,例如甲基水楊酸、雙氡芬酸等成分的藥膏藥布,也可能有引起噁心嘔吐、心律不整、胃出血、急性腎衰竭等副作用,且在國內也曾發生過擦過量造成急性腎衰竭、胃出血等病例。tvb now,tvbnow,bttvb. ^: g. ], `" u$ |" e4 _. ^9 I5 b5 K
更有甚者,國外曾發生使用過量痠痛貼布致死的案例,該死者是一名運動選手,疑似使用過量的痠痛藥膏,皮膚直接吸收後,身體累積過多甲基水楊酸,未能即時代謝而死亡。tvb now,tvbnow,bttvb4 I! f. p" S% m# B& r0 F
南投醫院衛教資訊指出,貼布成分經皮膚吸收後會由血液循環到全身,可引起全身性反應,若貼太多的話,可能出現不良後遺症。南投醫院藥師曾惠敏表示,痠痛貼布主要可分成中藥和西藥兩類,中藥貼布可能含有甲基水楊酸,具有消炎止痛作用,或是含有辣椒素、薄荷,貼了分別會有熱辣感與清涼感;西藥貼布則通常主要是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也用來消炎止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9 B8 P9 r, U. i- |- q3 @
曾惠敏藥師也提醒,若是落枕、肌腱發炎、肌肉拉傷、挫傷或跌打損傷引起的痠痛,當症狀輕微時可使用痠痛貼布來緩解;但若使用2、3天仍未改善,則建議就醫做進一步檢查。' f( g1 k) N; [
使用痠痛貼布小心過敏反應,貼貼布最多別超過6小時吃藥會有過敏反應,貼布同樣有這個疑慮,建議在使用貼布前測試過敏反應,食藥署建議,使用貼布前可事先做小面積皮膚測試,一旦出現起疹、紅腫、發癢等現象,就立即停用;另外,貼痠痛貼布也應避開皮膚傷口或濕疹、潰瘍等部位。
5 s G9 `- y5 D使用痠痛貼布前,最好先諮詢醫師或藥師,並依照藥品外盒或說明書標示的用法用量,不要自行增加使用量與使用時間。食藥署強調,使用痠痛貼布不宜超過6小時,且不要併用多種貼布,以免貼布內的成分過量經皮吸收、影響到全身,可能會增加腎臟負擔,如果使用後症狀仍未改善,或是出現過敏反應時,應盡快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