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殺菌新配方激增 清潔成分忌侵膚

疫情經歷了半年仍未完全受控,筆者數月來持續用消毒搓手液、消毒噴霧潔手,雙手已搓得紅腫又乾裂。雖養成良好衞生習慣,卻賠上肌膚。近期標榜殺菌的新配方清潔劑大量推陳出新,皮膚科專科醫生指,揀選殺菌用品須留意成分,酒精、香料、防腐劑等均有機會損害皮膚。假如本身皮膚易敏感,更須仔細了解成分及慎用。
' K, y. }" f( s+ Y9 U1 E5.39.217.77公仔箱論壇  b4 _* e/ m1 z' b

% u; m: p7 Y, _4 R0 u公仔箱論壇  Q:新冠肺炎確診數字起起跌跌,弄得大家精神緊張,防疫意識亦不敢鬆懈。市面上不少消毒酒精都有殺菌成分,但常用含酒精成分的用品,對皮膚會造成甚麼損害?
1 u% X& Y5 n/ G5 T7 J2 k* Z3 C" b' Etvb now,tvbnow,bttvb  A:太頻繁使用高濃度酒精會使皮膚乾燥,常用酒精搓手液或會對手部皮膚造成損害,尤其小朋友與嬰兒的幼嫩肌膚特別敏感,更加上不適宜常用酒精搓手液,孕婦、長者也不可吸收太多酒精。這些產品當中的酒精成分有機會破壞皮膚屏障,導致皮膚變得乾燥繃緊,繼而出現紅腫、痕癢、龜裂、敏感等情況,嚴重可導致主婦手及濕疹。若本身皮膚乾燥或有創口,酒精可深入真皮造成刺激,亦有人本身對酒精敏感,用後痕癢出疹。
3 Q* Y* W" o( b$ `- Btvb now,tvbnow,bttvb  Q:早前有報道指一名外傭煮食前因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之後開煮食爐時竟發生搶火,導致雙手嚴重燒傷。使用不含酒精消毒產品會否較安全無害?tvb now,tvbnow,bttvb3 u; X* j3 R2 Z6 w: f" T, f' a
  A:抗菌產品中除酒精,可能含有其他成分如香料或防腐劑,包括甲基異唑酮(MIT)、甲基氯異唑酮(CMIT)、抗菌劑氯二甲酚(PCMX)等,都可能造成皮膚敏感。因此不能斷言,不含酒精就會一定較安全,須仔細看清當中成分,更要考慮自身的皮膚情況。公仔箱論壇' n2 O8 q% }2 g+ Y, X8 l2 V$ X
  Q:市民應如何挑選殺菌用品?
7 B- C+ i+ {9 A( g; v0 etvb now,tvbnow,bttvb  A:建議選擇時盡量選用大牌子及有信譽的,為減少皮膚乾燥,每次用後多塗潤膚膏。產品的酒精含量約60%至80%為宜,產品最好有進行過皮膚測試。如含有一些滋潤成分,例如甘油(Glycerine)更為理想。第一次使用的時候,可以先塗少量在手背,看看有沒有不良反應後,才大面積使用。
) K4 f( f" T' a8 L,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正常情況下,最溫和的清潔方法是使用清水與肥皂,沖洗時已可一併帶走污垢及病菌。建議市民在無水使用情況下才考慮用濕紙巾、搓手液等產品,找到水源後應立即再洗手,以免化學物殘留。
5 P" S% u- q0 O$ U. ~, K( ftvb now,tvbnow,bttvb  乾燥、粗糙、紅腫等,嚴重者更會演變為角化、脫屑、龜裂、疼痛和反覆發作。致病成因包括:生活或工作上洗手太頻密,或過度使用酒精搓手液,都會令皮膚本身的油脂過度流失,形成乾燥情況,誘發主婦手及加劇濕疹病情。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