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自汗、盜汗均為病理現象 隨疾病出現

自汗、盜汗等異常流汗,均屬於汗液外泄失常病證。開業中醫師李淑芬表示,自汗、盜汗只是一個症狀、一種病理現象,如果不受外在因素所影響,晝時汗出,動則益甚稱為自汗;如果睡時汗出,醒來自止稱為盜汗。
& e) q5 p* G7 H+ u2 f. ?% q5.39.217.77
4 b. t% H2 g3 A- M+ X& K6 _公仔箱論壇李醫師指出,中醫認為汗液跟血液有著密切關係,汗血同源,為心所主,血液耗傷的人不可再發其汗,汗出過多的人,也不可再傷其血。自汗、盜汗等異常出汗的病因,大致分為肺氣不足、營衛不和、心血不足、陰虛火旺、邪熱鬱蒸等。
6 V! O  B4 ?7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 a0 ]3 j+ l" {6 r" ?# i/ R0 _
如果是肺氣不足,患者身體薄弱、病後體虛,比如小兒反覆感冒、服用西藥後,容易耗傷肺氣,以致出現自汗,因為中醫認為,如果是肺氣不足,患者常見肌表疏鬆,表虛不固,腠理開泄往往造成自汗,治宜益氣固表,適合用玉屏風散等;如果是營衛不和,患者多半由於體內陰陽偏盛或偏衰,或是表虛的人感受風邪,引起營衛不和、衛外失司,最後引起汗出,治宜調和營衛,適合用桂枝湯等。
3 K/ e$ n. ?8 z. W2 w5.39.217.77" Z8 F' P5 H' M% O/ n
如果是心血不足,患者多半思慮太過,損傷心脾,或是血證之後,血虛失養,都可能造成心血不足,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血不養心,心液不藏以致外泄,最後就會自汗或盜汗,治宜補血養心,適合用歸脾湯等;如果是陰虛火旺,患者煩勞過度,亡血失精,或是邪熱耗傷陰液,導致陰精虧損、虛火內生,當陰液被擾將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治宜滋陰降火,適合用當歸六黃湯等。5.39.217.77- w, _& I- B) |+ z

6 w8 n  v: B& c* z0 s如果是邪熱鬱蒸,患者常因情志不舒、肝氣鬱結、肝火偏旺,或是愛吃辛辣厚味,或是體質溫熱偏盛等,以致肝火或溼熱內盛、邪熱鬱蒸,最後津液外泄而導致汗出增多,治宜清肝瀉熱,化溼和營,適合用龍膽瀉肝湯等。上述皆是自汗、盜汗的病因,治療上需依八綱辨證予以論治。        
. h: r3 o( _. J6 R0 F& p
: n4 _% u4 J3 a' d5.39.217.77台灣新生報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