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敷、按摩鬆頸膊紓痛楚
; e. y$ M' Y4 P8 R7 q* F$ o8 W
: H: D1 K1 V. m/ l+ d( Y/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鍾穎琳指按後枕「風池穴」,有助改善頭痛不適。馬泉崇攝; l: J3 }7 }% _7 y! J$ e
; T" J/ {4 O0 W* {# q【本報訊】一旦頸源性頭痛發作,註冊物理治療師鍾穎琳建議,可先進行15分鐘暖敷,放鬆頸膊的肌肉,然後按摩作紓緩,例如頸後、頸部兩邊肌肉及後枕「風池穴」(即頸後的凹陷處),再做適當伸展練習,如慢慢向左右兩邊轉動,有助改善頭痛不適。tvb now,tvbnow,bttvb, c, q7 @" N, ?( q' C- q9 k9 n
# L/ ?( S1 }7 m D8 q- s% _
; P: y6 ~) q8 A' N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先評估後治療
8 l" w6 f \' ^; {/ L3 Atvb now,tvbnow,bttvb鍾稱,會先為懷疑頸源性頭痛的病人檢查,包括評估上頸椎關節,譬如第二節及第三節會否比較繃緊,評估按壓後尾枕時,肌肉有否感到冤痛,或活動頸部時,會否誘發頭痛,甚至會要求病人做出日常姿態,了解是否有壞姿勢問題,因而引發頭痛。透過上述檢查,評估頭痛是否由頸部引起。一般情況下,物理治療師會為頸源性頭痛病人,提供手法治療及按摩,放鬆繃緊的頸膊肌肉,再配合其他消炎止痛治療,如超聲波治療,有助紓緩病情。tvb now,tvbnow,bttvb: t9 }0 T5 l6 w
■記者梁麗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