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電/敢在扶貧中搞“潛規則”必付代價 5.39.217.770 W( k9 D" w' ~* a. e( J5 T& H! b5 [
tvb now,tvbnow,bttvb" ~: T" u5 z, J3 I Z" \4 [! h0 d
“薛寨村在新班子上任之前評定的72戶貧困戶中,有68戶是錯評,只有4戶是真正的貧困戶。低保戶146戶大部分是買賣得來的。”日前,媒體披露了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葛店鄉薛寨村以往在扶貧領域中的亂象——“貧困戶靠關係,低保靠買賣”。基層扶貧領域中的這類“潛規則”,在不同地區均有不同程度體現,究其原因就在於基層監督不健全,權力運行不透明,村幹部的權力得不到有效約束。
9 m4 i5 H4 q; y- v' P, Z: {5.39.217.77! @) E E$ W0 B8 R& t# _
村級組織本應成為扶貧脫貧的重要堡壘,然而,卻有一些村幹部自認為手握權力,在貧困戶、低保戶認定中任性妄為,或是私藏指標、暗度陳倉,或是買賣指標、從中牟利,等等。如,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中和鎮立腳村黨支部原書記歐陽四清在擔任村綜治專幹、村主任期間,以辦理低保需要開支為由索要好處費,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再如,新疆阿克蘇市依幹其鄉托萬克喬格塔勒村黨支部副書記吐尼亞孜·艾賽提搞弄虛作假、優親厚友,在其負責為貧困戶安裝取暖鍋爐工作期間,將不符合條件的親屬納入貧困戶名單,免費安裝鍋爐,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5.39.217.775 a/ ]: G/ F+ N3 ?
公仔箱論壇+ s% u, k5 }/ I
現實中,扶貧領域之所以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弊病。一方面,有的村幹部為自己打“小算盤”,有了好處搶先占、優先照顧自己人,將扶貧信息藏著掖著,使一些真正困難的群眾始終蒙在鼓裡。另一方面,也有個別群眾面對“潛規則”順水推舟,想法子、找門路,用財物來交換指標。這些都成為了扶貧“潛規則”滋生的溫床,讓那些不符合條件的人偽裝成貧困戶、低保戶,瓜分扶貧“奶酪”、蠶食群眾利益。
. f: s" o1 P: {7 s% z7 ^
; W9 ^% o) X2 Htvb now,tvbnow,bttvb 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不是個人兜裡的“私貨”,私心作祟,將扶貧工作當成做人情、得私利的工具,不僅會破壞良好社會風氣,而且會嚴重啃食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當前,脫貧攻堅工作已經進入關鍵階段,目標和任務越加清晰明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深入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對那些妄圖瞞天過海、膽敢損公肥私者,要從嚴從速查處、絕不手軟,讓假扶貧者受到紀法的嚴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