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新生兒防腸病毒 媽媽是重要關鍵

國內目前腸病毒疫情雖已低於流行閾值,惟經統計今年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中,近半數為新生兒,且有6名新生兒不幸過世。為增進孕產婦及一般民眾對新生兒腸病毒的認知,疾病管制署昨日特別邀請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邱南昌及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陳治平說明新生兒腸病毒感染病徵與預防,及孕產婦腸病毒防護措施。公仔箱論壇7 \7 T! }: F- s1 h  [( E/ P

3 w4 l! M' c9 I: b. btvb now,tvbnow,bttvb邱南昌表示,伊科病毒或克沙奇B型病毒為引發新生兒重症及死亡的主要腸病毒類型,新生兒可能透過產前母嬰垂直傳染、生產過程中接觸受病毒汙染的母體血液、產道分泌物、糞便等,或出生後接觸腸病毒患者而感染腸病毒。新生兒感染初期會有發燒、活動力下降、喝奶量變少等情形,未及時治療易演變成心肌炎、肝炎、腦炎、敗血症等重症。提醒民眾應留意新生兒的健康情形,特別是出生7天以內的新生兒,一旦有上述初期症狀,務必儘速送醫治療。公仔箱論壇- x5 ?2 [/ l: ?
tvb now,tvbnow,bttvb% \: _! F' ^# I' R
陳治平指出,防範新生兒腸病毒,準媽媽的防護措施相當重要,懷孕期間、生產前後應做好手部及呼吸道衛生,減少出入人多和空氣不流通的場所,並儘量避免與患者接觸。準媽媽們產前14天至分娩後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肌肋痛等症狀,或家中有其他幼童出現疑似腸病毒症狀,應主動告知醫師。5.39.217.77- U3 n/ i8 r& z
tvb now,tvbnow,bttvb4 o$ {+ f' E  G+ d: p& i
陳治平說,媽媽們產後如還有不適症狀,可先向醫師徵詢,再決定是否哺餵母乳;如要哺餵母乳,建議改以奶瓶盛裝母乳,由健康家人協助餵奶,並留意集乳時的手部衛生。# t' i9 `$ ^2 X+ r
5.39.217.77! [( |! u; R, G! H  x; Z# j
疾管署昨日公布,上週新增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1歲多女童,7月中旬起因陸續有發燒、肢體紅疹、肌抽躍等情形就醫住院,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71型感染併發重症,所幸經治療後病情改善並已出院。公仔箱論壇8 ]' }# o* x3 H( W8 w' H, x
9 ]8 j/ W( g1 u
根據統計,今年累計2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9例為新生兒),感染型別分別為伊科病毒11型9例,腸病毒71型3例,克沙奇A4型、克沙奇B1型各2例,克沙奇A9型、克沙奇A16型、克沙奇B2型、克沙奇B3型各1例,另有1例同時檢出克沙奇A16型及腸病毒71型。近期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以伊科病毒11型為多;惟今年已出現52例腸病毒71型散發個案,顯示社區中持續有腸病毒71型活動。        
- ]9 }# T" J. }/ I3 v1 I
, T" _% c$ q! N1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台灣新生報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