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電/浙江在線訊,平陽縣目前農村“雙創”人才占農業從業人員總數不足5%,面向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班少之又少,每年畢業的5000餘名平陽籍大學生中選擇回農村工作的僅有200餘人。近日,浙江省委人才辦在溫州開展調研時了解到,農村“雙創”人才短缺、難育、流失成為平陽縣實現鄉村振興面臨的三道“坎”。 ) U4 K* i- M9 C$ S% G$ a3 [3 A! h
5.39.217.77 I3 i. x$ ?. w: L% \
浙江省委人才辦聯合當地有關部門開出振興“藥方”:今年重點開展鄉土人才集聚、非遺名匠傳承、千村萬賢回歸、三產萬商扶持等四大行動,補齊鄉村振興的人才短板。 公仔箱論壇- y. r2 l) ]8 i$ G0 O" `0 J X
5.39.217.77# }# X* h5 v& i
按照省委“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活動部署,浙江省委人才辦啟動“走訪百名高端人才,推進百個人才項目”行動。浙江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等十餘家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領導幹部以上率下,省市縣三級聯動,聚焦人才強省,深入走訪調研,既注重總結成績經驗,更注重查找短板不足,提出一批有針對性、有價值的對策建議和工作舉措。
6 A5 E% p4 Q: R$ [7 y- i8 [4 D
1 E5 S8 e3 c; t$ A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好的調研要善於“解剖麻雀”。位於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核心板塊的未來科技城面積僅100多平方公里,卻已累計引進3000餘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爭奪戰”中,餘杭區如何鞏固好這片人才高地,是省委人才辦調研組深思的問題。從初創公司到“獨角獸”企業,從創業大街到人才公寓,調研組馬不停蹄地走訪十餘家企業,傾聽人才心聲。不打折扣,不亂設門檻,提高人才政策落實度;發揮好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契機,建立起常態化人才服務機制,營造優質的服務環境;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吸納和團結引領……一條條有“含金量”的建議被寫進調研報告。
" Q! q/ w" E)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p3 N7 G2 }( W% j) d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既要撲下身子聽實話、察實情,更要想點子、出實招,平陽縣目前農村“雙創”人才占農業從業人員總數不足5%,面向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班少之又少,每年畢業的5000餘名平陽籍大學生中選擇回農村工作的僅有200餘人。近日,浙江省委人才辦在溫州開展調研時了解到,農村“雙創”人才短缺、難育、流失成為平陽縣實現鄉村振興面臨的三道“坎”。
" T1 E7 v! O+ S/ d3 D- s _公仔箱論壇
$ o% O& K6 b4 a6 Rtvb now,tvbnow,bttvb 在“走訪百名高端人才,推進百個人才項目”行動中,全省人才工作者還善當“伯樂”,發現挖掘了一批優秀人才和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人才項目、平台。
4 P9 t6 G6 N1 V' A$ D4 B" A5.39.217.77
+ V% W0 ]$ B5 v$ M) l: \! q6 ptvb now,tvbnow,bttvb 浙江省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活動,全省人才工作系統更加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為進一步加快謀劃一批最能補齊發展短板、最能激活潛在優勢的人才舉措打基礎,為著力打造人才生態最優省份,助力高水平發展指明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