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10點。我靜靜坐着等待麻醉藥力生效。一名護士在調校手術床上的手術燈,另一名在準備手術儀器。tvb now,tvbnow,bttvb4 ?2 U" O- D t" x% |& E, H/ [
, ]% J1 ]- H6 T這位病人半年前來看過。那時是一粒半厘米的皮下腫脹,在腮骨對下位置。當時臨床判斷是皮脂腺囊腫,良性,不須馬上切除,但仍須不斷觀察,以防有變。病人知道良性後放下心頭大石,連覆診也忘了。再回來時已是4厘米卵形物體。公仔箱論壇9 L( k0 e I) S" Z) O
5.39.217.77# D$ \0 O6 N/ S# N9 p
這時,我的腦海在回想着我看過前輩手起刀落的利落手術,也會想起自己以往做過的類似成功案例。這是我多年做手術前的習慣,即使這個手術已做了多次,也算是一種Mental warm-up和激勵。
4 a# ^6 r" ?: i: e3 S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8 R* m6 _8 [: n3 D, t
做皮膚手術,常見因皮膚增生腫瘤,Lumps & Bumps所有人都會覺得是小兒科。正正是這種觀感,自然令人要求特別高,傷口復元順利覺得是理所當然,任何疤痕都難以接受。因此,皮膚手術每一個刀口都要想得周全。我的腦海也會回想起一些較複雜的情況:如囊腫感染發炎或出現爆裂,手術難度會增加;若不能完全取掉,便很可能會復發,整個手術必須擇日重做;由於病灶在真皮底層的深入位置,開刀剖開後,可能會出現與臨床判斷不一致的情況;最後,即使病人能專業地護理傷口,復元過程仍可能出現一些狀況如發炎感染、爆裂甚至增生疤痕……
{$ C( B: ?, ]3 t C! N! d* o5.39.217.77公仔箱論壇' A" p: F/ Z0 b8 W$ {! i% w2 `
我的助手已經消毒好了,我看看牆鐘,對現場儀器作最後目測,然後輕輕告訴病人,我們開始了。刀在皮脂腺表面的皮膚根據規劃好的路線順滑切下,這條是頸的皮膚摺疊位,方便日後藏疤。向下解剖,完整囊腫呼之欲出,把它從周邊組織分離,難度是手術孔的限制;另外是手術工具隨時令它爆裂。我開一個小洞,用特幼長鉗把裏邊的分泌物慢慢擠出來。
3 y5 n9 R0 ^, U. V" V8 x! G' o. `8 V0 L9 [
最後,整個囊腫順利弄出,送往病理科鑑定。這個血淋淋的蛋狀瘤,手術完畢,我和病人握手,這是我們的Lucky day,順利的幸運不是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