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賽車] F1德国站汉密尔顿超车逆转夺冠 皮奎特1停夺亚军

      在一场受安全车干扰的比赛中,杆位发车的汉密尔顿虽然中途一度跌至第五,但他末段连超三车最终夺得冠军。在迈凯轮的第二主场,为心脏提供者三叉星奉上了一场绝妙的胜利!
3 Q+ H5 c6 {# H8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5 O- v1 `- g" |) ntvb now,tvbnow,bttvb      雷诺车队的小皮奎特凭借1停摘得第二,这是巴西人职业生涯首次登上领奖台,同时也是雷诺今年首次登台。法拉利战绩失望,第二位发车的马萨最终只获得第三。分列第四到第八位的分别是:海德菲尔德、科瓦莱宁、莱科宁、库比卡和维泰尔。
+ Y* T$ y; C+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D, {& }3 l( {$ P1 m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l0 f* p0 [: f- H
      赛前
/ ]; U! G1 `2 K0 n" m) V 8 @# \& P# e( R2 P# l/ h7 {" K7 |; h/ R
      赛前的霍根海姆被阴云笼罩,偶尔有阳光穿透云层射向地面。气温只有21摄氏度,路表不足32度。这对于喜欢低温的迈凯轮赛车,似乎是个积极信号。本站比赛普利司通提供的轮胎配方是:中软和硬。tvb now,tvbnow,bttvb  R  d  x* |4 }& K: a4 u# j1 f$ u
tvb now,tvbnow,bttvb& R0 x5 G+ x( d, s% J: n
      处在杆位发车是上站冠军汉密尔顿(硬胎),英国人对自己的车况非常满意,MP4-23本站的一项重大技术改进是使用了非对称散热系统。法拉利车手马萨位居次席,巴西人直言今天要挑起车队夺冠的重任。) g3 @7 Q$ c6 }9 Q( S/ x4 K6 c

1 X& Q6 c4 j+ ^) V2 B* d: otvb now,tvbnow,bttvb      驾驶另一辆迈凯轮的科瓦莱宁和丰田车手特鲁利(软胎)分列第三和第四。第三排是两位世界冠军:阿隆索(硬胎)和莱科宁(硬胎),后者受困调校“搞砸”了排位。主场作战的宝马-索伯面临一场苦战,库比卡和海德菲尔德分列第七和第十二位。5.39.217.77/ r% d! r+ i7 F# v2 u5 C'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3 B4 l, m; r  C( T2 v
      五盏红灯熄灭,比赛开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E0 M1 Z. T' q; e2 \2 B
: L& L& o5 [- M( M" U2 Z# c8 j
      汉密尔顿起步轻度左切顺利守住领先通过首弯,同排的马萨受到了科瓦莱宁的强大威胁,芬兰人从1号弯一直猛追至6号弯,两车数次首尾相接,但超车未果。第二集团排名骤变:第五位的阿隆索试图在发卡弯超越特鲁利,反给身后的库比卡制造机会,波兰人一举升至第三。一圈之后,阿隆索再次试图超越特鲁利,结果又被莱科宁超越,两届世界冠军再跌一位。1 j) A; Q9 }1 C
8 M* I/ p; K% z" A5 n6 B$ U
      5圈之后的前八排序依次为汉密尔顿、马萨、科瓦莱宁、库比卡、特鲁利、莱科宁、阿隆索和维泰尔。
( ]' @! s* P0 }% q  @公仔箱論壇 9 N! \& [/ Z- t/ B. B
      第10圈,汉密尔顿将领先优势扩大到7.5秒,并不断刷新单圈成绩。镜头回放显示,英国人在最有一个弯道跑大冲入沙坑后急救返回路面,情形类似科瓦莱宁第三节排位的那次失误。但并无大碍。5 N4 D8 z5 t0 Z$ x& P

" S) r+ H7 j( Y+ Q7 Xtvb now,tvbnow,bttvb      第18圈,汉密尔顿从领先位置进站,总共花时9秒,他换了一套新的硬胎,出站后排名第三。随后两圈:库比卡(软胎)、特鲁利、阿隆索(软胎)、维泰尔(软胎)、科瓦莱宁(硬胎)也完成了首次进站。汉密尔顿随机重新领跑,马萨以8.9秒的劣势继续排在第二。
3 T& @6 t. L6 c公仔箱論壇 & m" e: E$ R! i  a7 b
      莱科宁在第22圈进站,加油8.0秒。出站后超越了特鲁利。阿隆索首次进站后跌至第十,西班牙人被维泰尔压在了身后,数圈试图超越均未成功。
. G: `" w, o0 u- n, @7 [5.39.217.77 5.39.217.77. S8 y# a# a: B- p
      第28圈,汉密尔顿将领先优势扩大到10.1秒。马萨的车速没有拉近的趋势。仍未进站的丰田车手格洛克守在第三的位,德国车手今天的表现抢眼,但这只是个开始!排名第四到第十的车手分别是:科瓦莱宁、库比卡、特鲁利、维泰尔、阿隆索和韦伯。
( `3 o4 b# Y1 ]4 k1 H2 x
+ F' i6 R7 z1 y0 h* ~% R1 X9 s      第30圈,格洛克在完成首次进站(软胎)后出来刚好卡在维泰尔和阿隆索之间,场面上出现了三车相斗的局面。7 P0 j0 [7 @$ {7 a+ b$ ], H6 I2 a

8 Q* b+ a6 N( x" k9 k      第35圈,厄运降临到格洛克身上!德国人在高速通过最后一个弯道时,由于冲入左侧沙坑慌忙转向急救导致右侧悬挂折断,TF108随即以极高的速度撞向直道右端的护墙,车身支离破碎。格洛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离开了赛车,目前伤势仍不清楚。公仔箱論壇0 c. d; s$ D2 A
) V" `: L- [/ X5 |3 O* R8 g
      赛会随机出动了安全车。3圈之后,维修站通道打开,马萨、库比卡、科瓦莱宁、特鲁利、维泰尔、阿隆索、莱科宁纷纷选择进站,领先的汉密尔顿继续坚持在赛道上。第39圈,韦伯在安全车带领的情况下因为机械故障退出,从画面上判断是引擎故障。
3 b- M& g" E+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9 D, @( s) ^; ^" X$ B!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第40圈,比赛重新恢复。排名前三的是汉密尔顿、海德菲尔德和皮奎特,但是这三人都没有进站,也许有人会是一停。马萨排名第四,之后是科瓦莱宁、库比卡、特鲁利。暂时处在第八至第十位的维泰尔、阿隆索和莱科宁出现了戏剧性的缠斗。
/ V; C0 _- R  c8 ?  ]. f# K + T/ K$ W; O! U$ r# c1 ]
      阿隆索这次又犯了超车未遂反丢位的失误。西班牙人在6号弯试图超越维泰尔,不料被莱科宁和罗斯博格接连抢过。丢掉两个位置,指挥亭上的布里亚托利气得直挥手臂。
1 K3 p8 U7 j4 C# S# k' o8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c- t$ r8 I; Y8 o      第50圈,汉密尔顿从领先位置进站(采用一停的皮奎特开始领跑),英国人这次使用了一套软胎。出站后他排在了队友科瓦莱宁身后位居第五,但不到两圈,英国人就从内线将队友超掉。并开始向前面的马萨发起攻击,马萨的能守的住吗?公仔箱論壇1 E! f" y5 p% H! f) F

: w" R" Z! [+ q- |# O公仔箱論壇      结果是没能守住!第56圈,汉密尔顿在6号弯从内线插入,与马萨并列出弯,前轮几乎接触。处在外侧的马萨压上沙地无还手之力,只好就范,虽然巴西人随后试图反超回来,但只是无功而返。现在,汉密尔顿还剩下最后一个对手,皮奎特!/ t- s8 }) s/ C1 F
5.39.217.77# I# b  h* a. B( c
      数圈之后, 英国人几乎是如法炮制,还是6号发卡弯,他以同样的方式实现了超越。汉密尔顿的惊艳表演彻底引爆了主场的奔驰车迷,胜利近在咫尺!6 C) m, s8 H: ?3 L
公仔箱論壇" R2 H1 R  q' G- h
      还有最后两圈,汉密尔顿超越皮奎特后将优势扩大到5.1秒。皮奎特则领先马萨3.5秒,马萨追上已没有可能。最终,汉密尔顿第一个迎接格子旗夺冠,英国人的这场比赛赢得让人敬畏,同时也改写了迈凯轮多年无缘德国站冠军的历史。tvb now,tvbnow,bttvb% ^  b+ F% Z% n" n" N3 }

% q0 k/ K: r' E# Q! F- n      小皮奎特第二个过线,这是巴西人职业生涯首次登上领奖台,同时也是雷诺今年首次登上领奖台,采用冒险的1停是其获胜关键。马萨获得季军,这对于法拉利来讲无疑是个失望的结果。分列第四到第八的分别是:海德菲尔德、科瓦莱宁、莱科宁、库比卡和维泰尔。两届世界冠军阿隆索本站表现乏力,多次超车不成反丢位他让最终止步于第11位。
" g0 ]! E9 R$ C, W" R$ W8 H
6 T3 B* P, q7 a. X) X      本站比赛结束后,汉密尔顿积58分,从并列领先变为独自领跑。马萨54分排名第二。位居第三和第四位的分别是莱科宁的51分和库比卡的48分。车队积分方面,法拉利105继续领先,宝马和迈凯轮的排序未变但差距缩小,两队分别积89分和86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