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生活質素的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的數字有增無減,為人熟悉的有冠心病、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及中風等,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例子。想避免成為受害的一員就必須認清風險,要知道會導致心臟和腦部等器官嚴重受損的各項因素,嚴加控制,便可減低患病的機會。
" Z# C9 m5 F& @% t5 B9 c1 D$ b3 E5.39.217.77! ~$ U' @ o1 L1 W8 w
事實上有些風險因素是可以控制的, 但有些確實難以改變,就如隨着年紀漸長,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就會愈高。性別方面,男性患上心血管病的比率高於女性,直至女性更年期後,風險比率才與男性相若。種族方面,有發現非洲人及亞洲人的心血管病比率高於西方人,這些都是無法改變的因素。雖然如此,但是我們並非坐以待斃,因為可以藉着控制高血壓、改善糖尿、避免攝取過高膽固醇、戒煙、戒酒、減肥及多做運動等來減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5.39.217.776 F& s0 `7 J0 k, g- D% ]
& U, z( Y5 H% q( ^+ }三重預防機制公仔箱論壇; x$ c# s! d6 i& N0 X
7 _/ ~7 G; R/ {! Q" t. v4 g
現時香港醫療衞生的負擔主要由傳染病、腫瘤及慢性疾病組成,心血管疾病屬於慢性疾病之一,又例如香港每10人就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每8人就有一人高血壓,因此倘能做好風險管理這一環, 不但對患者本身有好處,也可以減低社會的醫療開支。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z6 V& y+ \% `$ b# f2 w$ \
8 N8 u5 v) Y. m) p$ _公仔箱論壇市民與家庭醫生的關係密切,有病時第一時間就是看家庭醫生,他們遂擔當守門員的角色。作為家庭醫生,在日常接觸病人時便可及早發現這些風險,例如診症時為患者量度身高、體重、查問吸煙及喝酒等習慣,甚至其家人的病歷也要理解,以協助病人找出未見的風險。公仔箱論壇 E' H! b0 Y9 `( q
% O. i/ e g$ p4 y除此之外,家庭醫生亦要提倡三重不同的預防機制。第一重預防是教育,先要令病人了解什麼叫風險,令他們有概念及理解風險對他們的影響,例如病人體重超標,便要提醒他們改善飲食習慣及多做運動,並從思想上改變他們錯誤的想法。第二重預防是為病人作基本的檢查,例如當發現血壓和血糖有超標的情況,便要及早開始治療,希望在未到病情最差時才開始醫治。第三重預防就是盡快找出相關併發症,若患者不幸出現心血管疾病時,協助轉介到專科醫生作深入治療。tvb now,tvbnow,bttvb9 |$ L# \% |$ x; A! b* e/ ~
, O; X& l, ]3 T6 l! Q! z5.39.217.77事實上愈早發現愈早治療,有助減低併發症。這樣不但可減少給予病人藥物的數量及種類,也可減低併發症的出現。要知道患病並非一個人的問題,家人不但心理或是身理都有變化,即使一人中風,治療及康復期間,家人無論經濟或照顧也會產生壓力,甚至要改變家居環境來協助患者,整件事會變得更為複雜。如能及早發現膽固醇及血糖偏高,便可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及藥物治療,風險便可減低。研究指出戒煙、增加運動量、控制膽固醇及高血壓等,可以預防至少80%的心血管疾病。若家庭醫生能在早期找出風險及加以提醒,便能避免患者的病情惡化。5.39.217.77+ ^# E5 x9 l' `2 q: b+ h. s
9 p. K/ g) J& Z) ~
新藥方便患者
- X, N% w6 }; j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8 G% {# {0 ^7 S5 H" I
不少人都會怕藥物有副作用而拒絕用藥,也有人懼怕服用多種藥所帶來的相互關係造成不良的影響,有些人因為生活繁忙而忘記服藥,面對藥物依從性偏低的問題,首要的任務是要讓患者先明白用藥的因由及個人狀況,家庭醫生可與病人多作溝通,剔除病人在治療上的誤解,增加病人對藥物的依從性。8 y+ Y1 e. D' h* @3 f
公仔箱論壇9 K$ R1 x3 Z1 M. q) B0 }3 S
隨着醫療技術的進步,新一代藥物推陳出新,藥物也不斷改良,副作用也比昔日減少。至於服藥的次數也不斷減低,例如以往的糖尿藥一日要服3次,如今只需一日服用一次便可;亦有些新藥物將膽固醇藥及血壓藥二合為一,有些膽固醇藥物以往必須在晚上服用,現在改為白天都可服用,以遷就病人的實際需要,這都有助增加藥物的依從性。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改變病人用藥的觀念,所以醫生必須視乎病人的身體情況度身訂造治療方案,例如早期的糖尿病患者,或會容許他們有空間從改變生活習慣着手,若未能在指定期限減低風險因素水平,便要用藥加以控制。
0 U- R# N7 T: M& C v% D- o- p; g' C9 ^2 v; y
此外,醫生與病人之間的溝通亦非常重要,病人聽取醫生的建議後,要定時服藥,若擅自停用,難以發揮最大的療效。
% C% X3 O. J/ j" m/ J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0 ^ G3 K* M* G7 M3 C _: V, a" R
曾有一名50多歲的女士,剛步入更年期,父親有血壓高,母親及姐姐膽固醇偏高,她多年來總膽固醇的讀數維持在6至7mmol/L,她堅持不服用西藥,只想改變生活習慣及服用中藥,但今年初體檢發現並無改善,總膽固醇躍升至8至9mmol/L,為了讓患者明白危機,醫生於是建議透過運動心電圖及電腦掃描讓她更理解心血管情況,結果顯示心臟3條血管阻塞達七成半以上,必須要透過通波仔手術植入支架才可大大減低急性心臟冠狀動脈梗塞。若女士聽醫生的勸告,便不會令本來膽固醇問題演變為嚴重的心血管問題,所以家庭醫生的觸覺及教育是相當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