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每10個人便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現時更有年輕化的趨勢,情況值得關注。糖尿病管理的關鍵是將血糖控制至理想水平,降低併發症的風險,其中一種治療方法就是注射胰島素。. s+ d/ T& Z3 h$ W7 U3 r) K
' e# d3 y+ h6 F* {( a然而,不少患者很抗拒胰島素治療,除了怕痛和怕不方便,亦有人誤以為打針代表病情嚴重,甚至覺得會導致腎病,直至病情惡化後才使用胰島素,結果反令血糖控制變得困難。/ ^6 T, H G5 p% m
8 E4 b/ h( v) w4 e3 @# I5 s
胰島素是胰臟分泌的荷爾蒙,主要功用是調節血糖水平。當病人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不能發揮正常功效,便會引起糖尿病。長期血糖高會導致糖尿眼、腎衰竭、心腦血管疾病等嚴重併發症。二型糖尿病人確診後,傳統療法是先使用口服藥物,若療效不理想,才轉為打胰島素。tvb now,tvbnow,bttvb7 N7 s5 {, p, c2 w3 Z4 y& E
: R# T: a3 }9 S( \$ o5 ?+ R事實上,糖尿病是慢性疾病,隨着患病時間愈長,病人體內的胰島素水平會愈來愈低,口服藥會漸失效,很自然亦需要注射胰島素。可是,這並不代表打胰島素是治療的最後一步。如病人剛病發時血糖持續偏高,胰臟不能如常運作,提早使用胰島素就能有效控制好血糖水平,減少併發症出現的機會。而患有妊娠糖尿病或急病如心臟病的病人,亦因胰島素屬人體已有物質,較為天然,可安全用作治療。
) V7 A5 C; f; [( d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 M9 C; G+ Y0 }1 l! W! x
不少病人誤會胰島素會導致腎病,這只是時間性的問題。由於胰島素往往於病情後期才使用,病人的血糖一直不達標,到了出現腎病等併發症才打針,但這並不是使用胰島素的後果。公仔箱論壇% C' d3 W) s# [3 Y. _
{ _* Q3 c9 c+ a! atvb now,tvbnow,bttvb另外,亦有病人認為打針像癮君子,擔心會上癮。其實無論是胰島素還是降膽固醇或降血壓藥,病人治療的目的都是控制病情,而不是因為依賴。8 H/ a+ N, N: @+ `
公仔箱論壇. n5 R! Z: s/ U7 ?+ v n7 Y8 H
更多人對注射胰島素心存恐懼,是因為擔心痛楚和對生活不便。現時新式胰島素注射器輕便易攜像支筆,使用方法簡單,針頭極幼,痛楚輕微。適當使用新一代的基礎或超短效胰島素,病人的食飯時間更具彈性,可提升生活質素,亦有效改善傳統胰島素導致肥胖、低血糖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