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小腿前側痛:內脛壓力症

足關節裏的「前脛骨肌」,是專門負責腳尖上抬的肌肉,尤其是當我們在步行、跑步時,前脛骨肌可以緩和與吸收膝蓋和地面產生的衝擊力,減低膝蓋的負擔。
0 I4 Y) x  {" j# R7 j"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 @) p0 p: n
如果前脛骨肌太弱的話,便會造成走路時容易絆倒,無法吸收腳着地時的地面衝擊力,造成膝蓋很大的負擔。
6 P5 `  n$ @+ c5 m% [
2 G# ?, X; M* ~/ @tvb now,tvbnow,bttvb因運動引起的前內側小腿疼痛,常見於反覆跑步與跳躍類型的運動後;「內脛壓力症」是常見的脛前疼痛症之一,為脛骨內側發生的疼痛。通常由於圍繞脛骨周圍、連結肌肉的組織反覆微小創傷所引起。
" E* e" v% o; Y! ?$ p5.39.217.772 d! F, s6 w! {- j
此症患者脛骨內側會有鈍痛腫脹,運動時疼痛加劇,局部會有壓痛感。通常發作後會持續數小時到數天,停止活動與休息會改善疼痛,但是不會完全緩解。這是因為腓腸肌和其他腿部後肌肉群由於疲勞,使得腿部吸收運動時地面產生衝擊力的能力降低,導致此類壓力轉移至小腿附近的骨膜與骨頭,造成過度牽拉所引起的骨周炎。
; f1 \" T7 A. t5 o: \% c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7 T! C5 A, E  \6 e
病人可透過超聲波、磁力共振等檢查作診斷,先排除壓力性骨折等相關併發症的可能性。大部分的脛前疼痛,都是脛骨附近的結締肌肉組織反覆損傷,或運動引起微血管的滲透增加,導致肌腔隙間腫脹及壓力增加,進而導致患部缺血所造成。* X( [# b3 L3 P

7 x1 f, T5 Q8 z# Z: V- G) h公仔箱論壇至於治療方面,可透過物理治療中的超聲波、衝擊波、電療、激光等對疼痛緩解、組織修復都有效果。另外,可分析動力鏈對足踝進行評估,看整體運動中壓力最大點集中在何處,再評估是否需要使用矯正鞋墊或輔具來調整。脊醫也會利用盆骨及腰椎手法調整改善骨架斜歪,並進行肌力訓練、平衡度訓練改善問題。4 P8 a( G# F5 P, h6 c& ?4 u6 L0 X

5 @& e. I' V/ R市民日常在家中,亦可自行訓練小腿肌肉,預防跑步與跳躍類型的運動引起的腳痛。方法是首先仰躺在地上,將彈力帶或毛巾從右腳掌下穿過,右腿伸直,腳尖朝上,以手牽拉彈力帶將右腳抬高至約60度,維持10秒然後放下。左右腳各做20次。抬高的腿,膝蓋一定要伸直,不要彎曲。
1

評分次數

  • soforle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