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難買好視力!研究發現,高度近視與遺傳有密切相關,若父母兩位都近視,且其中一位超過600度,若再加上後天環境催化,則下一代罹患高度近視的機率將倍增。若想避免下一代度數快速增加,唯有讓孩童適度休息雙眼,並及早接受近視矯正,才是根本之道。
' Q0 t1 K/ y# l, [tvb now,tvbnow,bttvb
* a' ~" c' ^- `! H( i- q; ]' Z%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9 x8 i! N* w/ s; K. i4 d
近視度數超過600度稱為高度近視,通常為遺傳性,表現為學齡(前)兒童就已近視,且度數增加快速。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高度近視與遺傳有關,且高度近視的遺傳表現,亦同時會受後天環境因子所影響,門診中常見近視度數增加快速的學童,其雙親有高度近視的比例甚高。
5 |' k% S9 ^- }$ p4 e8 u6 n2 M6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 a0 k7 t4 W
{+ o% G1 ~.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根據過去一項針對高度近視遺傳性的大規模統計發現,若其中一位雙親高度近視,另一位為輕度近視,則下一代有50%機率會有高度近視。陳逸川醫師說,高度近視絕非僅是度數問題,更關係到水晶體、玻璃體、網膜破洞、網膜剥離等病變,且罹患白內障、青光眼風險也較正常視力者高,因此及早治療孩童近視刻不容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t+ f$ X! X$ s0 O) L
7 }1 _5 i$ [' z O
( Q6 M1 H% D: Z# ~* U4 a5.39.217.77預防是高度近視的最佳治療。陳逸川醫師指出,許多家長會陷入認為孩子年紀還小,無需治療近視的迷思,然而近視治療期越早開始越好,12歲以上孩童對近視治療敏感度將降低很多。
6 n" y3 a4 m: h8 V5.39.217.77
* c5 o$ {' d7 o9 D! F/ Y% Q公仔箱論壇5.39.217.779 B( \" t+ I0 E. ]- `
許多家長選擇以眼鏡或散瞳劑來控制兒童近視,但不少孩童因不習慣戴眼鏡,仍瞇著眼睛看東西,反導致度數加深;至於使用散瞳劑則有畏光等副作用。其實,想要矯正近視、避免度數加深,角膜塑型片也是值得參考的方式之一。
8 L# ?1 `9 ]3 F, i! g公仔箱論壇8 T% u! z% ]! D ~5 D
$ \- L6 y# c8 E1 X5 ]" d' o公仔箱論壇角膜塑型片與散瞳劑是目前唯二經過醫學研究驗證,可有效減緩兒童近視快速增加的矯正方式。臨床發現,長期使用散瞳劑易產生畏光、視力模糊情況,物理性治療的角膜塑型片無畏光副作用,且能理想延緩度數增加,已被多數醫學研究證實為有效的視力矯正方式。
; `; s# G4 L! _+ \ v5.39.217.77
+ V) Q8 u- c# z2 D. p- W公仔箱論壇5.39.217.77. i* h1 q9 D9 k1 G
在歐美國家行之有年的角膜塑型片,是一種高透氧的硬式隱形眼鏡片,讓患者於夜間睡眠時配戴6至8小時,透過鏡片的特殊弧度設計,物理性改變角膜弧度與眼球屈光度。患者隔日取下後無需戴眼鏡,即可保有全天清晰視力,由於不影響深層組織,因此不會有散瞳劑的畏光或眼壓高等副作用。
8 W# v: T+ U l- C9 M V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f8 |& V5 |% J: ^3 T
2 a* q. U5 x* u. L陳逸川醫師說,對孩童而言,角膜塑型片對於抑制眼軸的增長速度有正面效果。因此可有效延緩孩童近視加深速度,值得孩子近視增加快速或不適用散瞳劑的家長參考,且日間無需戴眼鏡,孩子活動、運動更安全便利。% O5 E1 L2 E* Q g. _
/ X' X7 H/ i& R- k
6 m2 s# v- R) `+ r家長應協助兒童養成正確用眼習慣並定期檢查視力,才能常保健康視力。慎選專業眼科醫師進行評估,並選擇適合孩童的近視治療方式及早矯正,平時少玩3C、多讓雙眼休息,才能充分發揮視力矯正療效。
' d- T4 u! ?# w5 f5.39.217.775.39.217.77' y0 v y1 Y4 `3 N-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 G6 x$ i& P
+ E& P% Z5 K0 T. K- H+ k+ X
+ E @0 [" ^. k- U3 Q% o7 h) Atvb now,tvbnow,bttvb
1 z- w1 B) n" C. _公仔箱論壇健康 楊舒媚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