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O1 n- c7 j* m
, b: j3 V" _# r) v2 r* e4 N- o3 Y4 E ~. E- ^: t I
“二二八”事件70週年將屆,各種分析當年社會狀況的著作再度紛紛發表。據臺灣《聯合報》、香港中評社等媒體報道,臺灣作家、史學家武之璋今天(22日)發表新書《臺灣光復日産接收真相暨檔案彙編》。他指出,對於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政權來臺接收日産的情況,長期以來遭到污衊造謠。自己爬網(系統訪問和分析內容及其屬性)當年檔案發現,當時日本人留下的房地産,大量被以偽造契約等方式佔有,這些侵佔者多是當年與日本政府關係密切、參加“皇民奉公會”的“皇民”分子。) {8 {- e# D, O; Y+ t
* V3 V" I; W: O% Z- M5.39.217.77武之璋生於1942年,河南孟縣人。臺灣淡江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臺北市貿中心發起人常務董事、“行政院”經革會顧問等。對臺灣近現代史及“二二八”事件鑽研甚深。著有《二二八真相解密》、《懸崖勒馬:還救不救馬英九》等書。
0 i: @# l- ^; c& O/ P/ l* ~ h; m% m( x3 h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j) J; V3 n* K- p% t
他今日談及,民進黨以轉型正義之名對國民黨進行剿家滅族之清算鬥爭。其中最離譜的是,污衊國民黨在接收臺灣的時候“A(侵吞)”了大量日産,“連産權清楚的臺灣人財産,也敢橫加掠奪”。tvb now,tvbnow,bttvb5 N( n5 f# x! ?$ t, o
( `1 l: |; S- O& V# m! U5 y4 r H1 \除了綠營的污衊,武之璋也指出,這段歷史長期被誤解的一大原因,也在於國民黨多年來採取懦弱不作為的態度,笑罵由人,唾面自幹,導致謠言變真理。他喊話:“要駁倒我的説法,請先駁倒這些檔案紀錄。”
' j& }7 t: w8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d2 F9 S! G i- y, o# l
武之璋表示,自己從7、8年前起,接觸到當時日産接收法令。當時在“臺灣省接收委員會”之下,設有各縣市“日産處理委員會”,委員都是本省人,例如縣市議員、省參議員等,主委由縣長、議長兼任。
( ^2 m' F0 s8 |5.39.217.77
- @ j" V/ K( |0 U( C7 T公仔箱論壇他表示,陳儀(時任臺灣行政長官)接收臺灣時下令,在臺日本人私産一律充公,1945年8月15日以後的日産過戶買賣,一律無效。這一天是日本投降日,如今島內的“不當黨産條例”,起算日也訂在這天。
; [- v- k+ \% O: F% d" S
4 n1 J; v" D* u2 j+ c, n武之璋分析,當時很多日産買賣是倒填日期的假合約。在8月15日之前,大家忙於躲避美軍空襲,怎會有人在買賣房子?1947年2月26日,許多已經佔有房屋的臺灣人,為了抗議政策,串連3千多人要到臺北遊行抗議,陳儀通過臺北市長遊彌堅下令禁止遊行,兩天后就發生“二二八”事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0 n( i2 w2 D; C) Z
+ w: W# b$ |( ?5 J- U- p, X武之璋表示,自己説國民黨政權當時“放水”(在審定日産轉移契約過程中睜只眼閉只眼)有十足把握:因為到1950年,“臺灣省政府”公告第一至第十五批日産移轉,只有50筆無效案,無效原因包括提不出任何合法證明,所送證件與地籍資料不符等,“連作假能耐都沒有,所以混不過去”。國民黨絕非不知道許多日産轉移大有問題,但因先前已經發生“二二八”事件,因此對這些侵佔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x h9 ]1 b7 N, G* r. `, g3 s* q
6 X1 x* b$ [6 l% `( ^/ qtvb now,tvbnow,bttvb今日,中國國民黨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委邱大展也出席發表會。他批評“名嘴”胡説八道,例如國民黨海外有幾兆財産,“那我們就有救了”。邱大展説,臺灣的土地登記經歷日本50年統治,地籍非常清楚,國民黨有爭議的黨産幾乎都已經處理掉了。結果民進黨一控制“立法院”,便通過“黨産條例”這種“不需舉證、有罪推定”的“法律”。
& O5 b4 i( R: K: G& K' Z公仔箱論壇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H. r8 p5 Q9 _4 w r" ?
邱大展也承認,過去國民黨對於這些歷史問題“很懶惰”,例如直到去年才找到黨營事業齊魯公司的檔案,除了青島啤酒的商標登記等文件,也證明當時帶了77萬美元來臺。這些資料都有向“黨産會”申報,但對方都置之不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