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云:「年紀大,機器壞」,但港人工作壓力大,在飲食失調及缺乏運動下,不少疾病已有年輕化趨勢,其中糖尿病亦十分顯著。眾所周知,「病向淺中醫」,但糖尿病人對注射胰島素依然滿腹憂慮,誤以為注射胰島素為晚期治療,因而錯過黃金治療期,引發嚴重併發症。tvb now,tvbnow,bttvb( Y# a% m& y0 k& q& P: p+ Z
tvb now,tvbnow,bttvb7 q9 R3 H* Z" z# P! G
不少糖尿病者一聽到「打針」,即刻有負面情緒,一方面擔心病況已步入晚期階段,開始打針便代表很快要洗腎、截肢等治療,另一方面又害怕長時間注射須承受大量副作用,在嚴重誤解下,造成「自己嚇自己」。5.39.217.77! z2 l. Z- u' L* [7 b
" J% y0 X' j! Z其實胰島素是由胰臟分泌出來的荷爾蒙,可將血液中的葡萄糖帶入細胞,化成人體所需精力和熱能,或把過多糖分儲藏於體內備用。但一旦身體分泌胰島素不足,便引發血糖過高,而過多的血糖會隨尿液排出體外,造成糖尿現象。適時注射胰島素可以紓緩本來已經功能減退的胰臟壓力,而當血糖非常高的時候,注射胰島素會比口服糖尿藥更有效啟動休眠狀態的胰臟,加快血糖控制。公仔箱論壇" n0 @- G5 V3 w, j
tvb now,tvbnow,bttvb% n: j! t* R3 I, a
面對二型糖尿病者,不少早期以口服藥物治療,但隨着胰臟衰退,一般病發後7至10年,無法單靠口服藥物抑制血糖。不少病者拒絕注射胰島素治療,以致血糖提早失控,出現嚴重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中風,眼部可致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甚至令腳部神經損壞,以致潰爛甚至壞死,最終導致截肢。" N$ o$ @% Q' z3 I$ I
; P6 `! T8 d$ C# w5.39.217.77對於病者擔心注射胰島素帶來生活不便,醫學藥物不斷改進,現時注射針筒多是筆形,十分簡便。一般病者若及早接受醫生指示,可於日間服藥,睡前使用一日一針的長效基礎胰島素,效果十分顯著。對於有病者反映怕痛,其實注射胰島素於皮下位置,相對驗血拮手指的痛楚度更加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r2 q* g7 y5 c$ R3 c' y& j& k6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R6 `$ o; g9 ^
由於糖尿病往往毫無病徵,故45歲以上或高風險人士如有家族遺傳、血管病、妊娠糖尿病、肥胖等,應每隔1至3年接受身體檢查,預防勝於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