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6-4-14 08:17 PM 編輯 s, @4 D4 E! d8 W
tvb now,tvbnow,bttvb- K8 c$ E$ P9 z# r. `/ c8 Y
傅雷家書七(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e5 T$ b+ U8 F, W8 j
tvb now,tvbnow,bttvb0 `4 X. e" B7 B, D, M t
: u3 m: A8 `- R" F) H以三十年前的法國情況作比,英國的音樂空氣要普遍得多。固然,普遍不一定就是水平高,但質究竟是從量開始的。法國一離開巴黎就顯得閉塞,空無所有;不像英國許多二等城市還有許多文化藝術活動。不過這是從表面看;實際上群眾的水平,反應如何,要問你實地接觸的人了。望來信告知大概。――你在西歐住了一年,也跑了一年,對各國音樂界多少有些觀感,我也想知道。便是演奏場子吧,也不妨略敘一敘。例如以音響效果出名的festival hall[節日廳]①,究竟有什麼特點等等。5.39.217.77, [, Q9 U T: S6 f
5 Z4 a8 m0 d* q2 J* _結合聽眾的要求和你自己的學習,以後你的節目打算向哪些方面發展?公仔箱論壇( q( s' o8 F* G1 n& G0 ^" t$ `
5.39.217.77; K- x0 I- r0 L5 S4 U$ i( \. R N
① 節日廳,指英國倫敦的節日音樂廳。 173ju是不是覺得舒伯特和莫扎特目前都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加上你特別有心得,所以著重表演他們兩個?你的普羅柯斐夫①和蕭斯塔可維奇②的朔拿大,都還沒出過台,是否一般英國聽眾不大愛聽現代作品?你早先練好的巴托克協奏曲是第幾支?聽說他的協奏曲以no. 3 最時行。你練了貝多芬第一,是否還想練第三?一彈過勃拉姆斯的大作品後,你對浪漫派是否感覺有所改變?對舒曼和法朗克是否又恢復了一些好感?――當然,終身從事音樂的人對那些大師可能一輩子翻來覆去要改變好多次態度;我這些問題只是想知道你現階段的看法。
. I1 v* S! {' V8 ~1 U% y( f# G8 P: Z2 S p N; H
近來又隨便看了些音樂書。有些文章寫得很紮實,很客觀。一個英國作家說到李斯特,有這麼一段:“我們不大肯相信,一個塗脂抹粉,帶點俗氣的姑娘會跟一個樸實無華的不漂亮的姊妹人品一樣好;同樣,我們也不容易承認李斯特的光華燦爛的鋼琴朔拿大會跟舒曼或勃拉姆斯的棕色的和灰不溜秋的朔拿大一樣精采。”(見 the heritage of music-2d series[ 《音樂的遺產》第二集],p. 196)接下去他斷言那是英國人的清教徒氣息作怪。他又說大家常彈的李斯特都是他早年的炫耀技巧的作品,給人一種條件反射,聽見李斯特的名字就覺得俗不可耐;其實他的朔拿大是pure gold[ 純金],而後期的作品有些更是嚴峻到極點。――這些話我覺得頗有道理。一個作家很容易被流俗歪曲,被幾十年以至上百年的偏見埋沒。那部heritage of music[《音樂的遺產》] 我有三集,值得一讀,論蕭邦的一篇也不錯,論皮才的更精采,執筆的Martin Cooper[ 馬丁.庫珀]在二月九日《每日電訊》上寫過批評你的文章。
% Y( J; o, R' { d# c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v! b! r2 k' p. W* X3 k, C% o
“集”中文字深淺不一,需要細看,多翻字典,注意句法。
& H: U7 y R: M6 jtvb now,tvbnow,bttvb N( [. t4 E0 C- _, W
有幾個人評論你的演奏都提到你身體瘦弱。由此可見你自己該如何保養身體,充分休息。今年夏天務必抽出一個時期去過暑假!來信說不能減少演出的理由,我很懂得,但除非為了生活所迫,下一屆訂合同務必比這一屆合理減少一些演出。要打天下也不能急,要往長裡看。養精蓄鋭,精神飽滿的打決定性的仗比零碎仗更有效。何況你還得學習,補充節目,注意其他方面的修養;除此之外,還要有充分的休息!!tvb now,tvbnow,bttvb% B+ T, S, j5 Y: }
' x {5 k% }3 ~! Y# ^4 d你不依靠任何政治經濟背景,單憑藝術立足,這也是你對己對人對祖國的最起碼而最主要的責任!當然極好,但望永遠堅持下去,我相信你會堅持,不過考驗你的日子還未來到。至此為止你尚未遇到逆境。真要過了貧賤日子才真正顯出“貧賤不能移”!居安思危,多多鍛鍊你的意志吧。
+ z9 Q* E2 u9 z9 H( C, {% Y; \5 q5.39.217.77
, B0 g& Q6 A! R. m \5 Dtvb now,tvbnow,bttvb節目單等等隨時寄來。法、比兩國的評論有沒有?你的Steinway[司丹威]①是七尺的,九尺的,幾星期來鬧病鬧得更忙,連日又是重傷風又是腸胃炎,無力多寫了。諸事小心,珍重珍重!8 i* j" I1 V9 Y$ e
& i( m' d) o% C7 l* m) l# P( U5.39.217.77一九六○年二月一日夜*親愛的聰,我們一月十一日發出的信,不知路上走了幾天?唱片公司可曾寄出你的唱片?近來演出情況如何?又去過哪些國家?身體怎樣?都在念中。上月底爸爸工作告一段落,適逢過春節,抄了些音樂筆記給你作參考,也許對你有所幫助。原文是法文,有些地方直接譯作英文倒反方便。以你原來的認識參照之下,必有感想,不妨來信談談。. I2 i @, g. J3 B$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C/ T( b8 Q8 }
① 普羅柯斐夫(Sergey Prokofiev,1891―1953),蘇聯作曲家。公仔箱論壇( R* a! @' V6 Y' I; c: K* M
② 蕭斯塔可維奇(Dimitry Shostakovich,1906―1957),蘇聯近代最重要的作曲家。
$ D& L; h, P7 b) \tvb now,tvbnow,bttvb
7 g' B! o, K/ z公仔箱論壇① 司丹威,世界著名的美國鋼琴牌子。tvb now,tvbnow,bttvb* W$ `$ d6 U/ x7 [6 z8 d. @
tvb now,tvbnow,bttvb0 d) B, l; E* p2 } E$ [6 n6 S
我們知道你自我批評精神很強,但個人天地畢竟有限,人家對你的好評只能起鼓舞作用;不同的意見才能使你進步,擴大視野:希望用冷靜和虛心的態度加以思考。不管哪個批評家都代表一部分群眾,考慮批評家的話也就是考慮群眾的意見。你聽到別人的演奏之後的感想,想必也很多,也希望告訴我們。爸爸說,除了你鑽研專業之外,一定要抽出時間多多閲讀其他方面的書,充實你的思想內容,培養各方面的知識。――爸爸還希望你看祖國的書報,需要什麼書可來信,我們可寄給你。tvb now,tvbnow,bttvb2 e% a- B% o/ w! m2 y
3 ]; x* z, w. J4 f% Ftvb now,tvbnow,bttvb[附] 音樂筆記關於莫扎特法國音樂批評家(女)Hélène Jourdan 一Morhange[海蘭娜.喬當-莫安琦]:
! Y6 ?; e4 t# }* I% V, E* J5.39.217.77
# O! a% x8 k' |# }& J: ~(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4 F4 I% V9 k2 d' k4 W7 W7 V
“that's why it is so difficult to interpret Mozart’s music,which is extraordinarily simple in its melodic purity.This simplicity is beyond our reach , as the simplicity of Fontaine ’ s fables is beyond children’s understanding。[莫扎特的音樂旋律明淨,簡潔非凡。這種簡潔是我們無法企及的,正如拉封丹的寓言,其明潔之處,也是兒童所無法瞭解的。莫扎特音樂之所以難以演繹,正因如此。]要找到這種自然的境界,必須把我們的感覺(sensations)澄清到immaterial[非物質的]的程度:這是極不容易的,因為勉強做出來的樸素一望而知,正如臨畫之於原作。表現快樂的時候,演奏家也往往過於‘作態’,以致歪曲了莫扎特的風格。例如斷音(staccato)不一定都等於笑聲,有時可能表示遲疑,有時可能表示遺憾;但小提琴家一看見有斷音標記的音符(用弓來表現,斷音的nuance[層次]格外凸出)就把樂句表現為快樂(gay),這種例子實在太多了。鋼琴家則出以機械的running[急奏],而且速度如飛,把arabesque[裝飾樂句]中所含有的grace[優雅]或joy[歡愉]完全忘了。”(一九五六年法國《歐羅巴》雜誌莫扎特專號)關於表達莫扎特的當代藝術家舉世公認指揮莫扎特最好的是BrunoWalter[布魯諾?瓦爾特〕①,其次才是Thomas Beecham [托馬斯.比徹姆]②;另外fricsay[弗裡克塞]③也獲得好評。――Krips[ 克里普斯] ④以 Viennese Classicism[ 維也納古典樂派〕出名,Scherchen[謝爾切恩]⑤則以romantic ardour[ 浪漫的熱情〕出名。
# g9 _! l$ J9 w0 {9 k5.39.217.77公仔箱論壇) E( L4 e; a" T+ v
Lili Kraus[莉莉.克勞斯〕或者說令人詫異。”
6 U/ Q/ D+ d Ltvb now,tvbnow,bttvb6 o5 l& s2 F8 J u' `& c3 e5 Y
一九三六年代灌的Schnabel [ 史納白爾]①彈的莫扎特,法國批評家認為至今無人超過。
/ ?" i5 P- J7 ~% O: h1 E/ D" Y- p" Z- G; W
% I% S) y9 S- Z8 n+ A5 t公仔箱論壇① 魯諾.瓦爾特(1876―1962),德國著名指揮家。
& [& q+ B+ p1 j" n! v- h* m* J(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② 托馬斯.比徹姆(1879―1961),英國著名指揮家。
- e- m7 E- }: x" X" t6 l5 X/ o③弗裡克塞(1914―1963),匈牙利指揮家。③ 的獨奏遠不如duet[ 二重奏],唱片批評家說:“這位莫扎特專家的獨奏令人失望,
8 z! C- l; Z+ D: O; \, N3 Ntvb now,tvbnow,bttvb④克里普斯(1902―1974),奧地利指揮家。tvb now,tvbnow,bttvb; B1 H5 y/ A5 s5 r
⑤ 謝爾切恩(1891――1966),德國指揮家。5.39.217.772 Z1 h& _% o* S( j* M3 R) e
' r, F$ t: C. k' {- Z$ |+ D公仔箱論壇① 史納白爾(1882―1951),奧地利鋼琴家和作曲家。他也極推重Fischer[ 費希爾]。
$ H# H2 M9 T9 [+ A/ u% _; K9 u7 Wtvb now,tvbnow,bttvb②――年輕一輩中Lipatti[ 列巴蒂]
s5 `. D: L3 s③灌的k.310[作品310 號]第八朔拿大,Ciccolini[奇科利尼] 4 d) S0 x1 c7 ^; g, l4 i) L0 r
④灌的幾支,被認為很成功,還有Haskil[ 哈斯奇爾]⑤。公仔箱論壇3 b. z0 ~ a7 p1 d# q1 ?" q9 p
7 U9 `" P/ D, X- @6 z0 `tvb now,tvbnow,bttvb9 ?7 H- `2 \ Q$ X V9 {+ i$ w
小提琴家中提到Willi Boskovsky[ 威利?博斯考斯基]⑥。56 年的批評文字沒有提到Issac Stern[艾薩克。斯特恩]⑦的莫扎特。Goldberg[戈德堡]⑧o也未提及,55 至56 的唱片目錄上已不見他和LiliKraus[莉莉?克勞斯]合作的唱片;是不是他已故世?
. H( Y- i# `: Q公仔箱論壇
( J6 ^: b1 H2 | F公仔箱論壇莫扎特出現的時代及其歷史意義(原題Mozart le Classique[古典大師莫扎特刀])一切與括弧內的注是我附加的。
" T# n P% D* `) Z)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Y, l) `* `/ q+ Q2 {2 L
“那時在意大利,藝術歌曲還維持著最高的水平,在德國,自然的自發的歌曲(spontaneous song)正顯出有變成藝術歌曲的可能。那時對於人聲的感受還很強烈(the sensibility to human voice was still vif),但對於器樂的聲音的感受已經在開始覺醒(but the sensibility to instrumental sound was already awaken)。那時正如民族語言}{即各國自己的語言已經長成,不再以拉丁語為正式語言。}已經形成一種文化一樣,音樂也有了民族的分支,但這些不同的民族音樂語言還能和平共處。那個時代是一個難得遇到的精神平衡(spiritual balance)的時代,莫扎特就是在那樣一個時代出現的。”{以上是作者引PaulBekker〔保羅.貝克〕①的文字。}“批評家Paul Bekker〔保羅.貝克〕這段話特別是指抒情作品{即歌劇}。' g n6 g7 m K/ V a( l
tvb now,tvbnow,bttvb" ? g2 g. O5 }- Y8 S% W7 s
莫扎特誕生的時代正是‘過去’與‘未來’在抒情的領域中同時並存的時代,而莫扎特在這個領域中就有特殊的表現。他在德語戲劇{按:他的德文歌劇的傑作就是《魔笛》}中,從十八世紀通俗的lied〔歌曲〕和天真的故事{寓言童話}出發,為德國歌劇構成大體的輪廓,預告Fidelio〔《費黛里奧》〕②與 Freischotz〔《自由射手》〕③的來臨。另一方面,莫扎特的意大利語戲劇{按:
+ G8 T& q6 y4 Btvb now,tvbnow,bttvb
& K4 `0 [& u$ R2 g公仔箱論壇他的意大利歌劇寫的比德國歌劇的多}綜合了喜歌劇的線索,又把喜歌劇的題旨推進到在音樂方面未經開發的大型喜居的階段{按:所謂grand comedy[大型喜劇]是與十八世紀的opera buffoon [滑稽歌劇]對立的,更進一步的發展},從而暗中侵入純正歌劇(opera seria)的園地,甚至於純正歌劇以致命的打擊。十八世紀的歌劇用閹割的男聲{按:早期意大利盛行這種辦法,將童子閹割,使他一直到長大以後都能唱女聲}歌唱,既無性別可言,自然變為抽象的聲音,不可能發展出一種戲劇的邏輯(dramatic dialectic)。* B* s2 Q' v6 a
6 s& Q9 l" [, K" |5 Z& I( ]4 c公仔箱論壇
0 j7 o6 x* v7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② 費希爾(1886―1960),瑞士鋼琴家和指揮家。公仔箱論壇. j( y( b, q' H, C' r8 X. W# e
③ 列巴蒂(1917―1950),羅馬尼亞鋼琴家和作曲家。6 a2 ~3 G+ g' Z1 y0 y
④ 奇科利尼(1925――),法籍意大利鋼琴家。
6 u/ b; N4 j- i3 ^"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⑤ 哈斯奇爾(1895―1960),羅馬尼亞鋼琴家。
* t1 |8 o H+ X9 i5 m N, m⑥ 威利.博斯考斯基(1909― ),奧地利提琴家和指揮家。
% }5 ? X E2 t4 k4 @/ \- P;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⑦ 艾薩克.斯特恩(1920 一),美籍俄國提琴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 h& V& f; k/ B
⑧ 戈德堡(1909 一),美籍波蘭提琴家和指揮家。5.39.217.777 W( D# p2 F4 o( C) B+ A
6 B2 Z8 n$ F, V( R; `! D;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7: i1 n5 ]: D) t
① 保羅,貝克(1882―1937),德國音樂評論家和作家。tvb now,tvbnow,bttvb4 R; C* p, T- F6 j B* Y7 c
② 《費黛里奧》,又名《夫婦之愛》,貝多芬寫的三幕歌劇。
) g# z9 s# b7 w: D; n5.39.217.77③ 《自由射手》,一譯《魔彈射手》,德國作曲家豐伯(1786―1862)寫的三幕歌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e2 k& d& K0 H* n3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K+ i4 V% z6 E5 e
; O) g2 }8 x3 W t6 d公仔箱論壇反之,在《唐磺》和《斐逸羅的婚禮》中,所有不同的聲部聽來清清楚楚都是某些人物的化身(all voices,heard as the typical incarnation of definite characters),而且從心理的角度和社會的角度看都是現實的(realistic from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point of view),所以歌唱的聲音的確發揮出真正戲劇角色的作用;而各種人聲所代表的各種特徵,又是憑藉聲音之間相互的戲劇關係來確定的。因此莫扎特在意大利歌劇中的成就具有國際意義,就是說他給十九世紀歌劇中的人物提供了基礎(supply the bases of l9th century’s voca1 personage)。他的完成這個事業是從Paisiello[白賽羅,派賽羅〕(1740―1816),Guglielmi[古列爾米](1728―1804),Anfossi[安福西](1727―97),Cimarosa[祈馬羅沙](1749―1801){按:以上都是意大利歌劇作家}等等的滑稽風格(style buffoon)開始的,但絲毫沒有損害bel canto[美聲唱法]的臉人的效果,同時又顯然是最純粹的十八世紀基調。
% K% `+ B, Z! P- \" m$ j6 y5.39.217.77
' P: N$ ?' C; H4 H( b- d“這一類的雙重性{按:這是指屬於他的時代,同時又超過他的時代的雙重性}也見之於莫扎特的交響樂與室內樂。在這個領域內,莫扎特陸續吸收了當時所有的風格,表現了最微妙的nuance[層次],甚至也保留各該風格的怪僻的地方;他從童年起在歐洲各地旅行的時候,任何環境只要逗留三、四天就能熟悉,就能寫出與當地的口吻完全一致的音樂。所以他在器樂方面的作品是半個世紀的音樂的總和,尤其是意大利音樂的總和。{按:總和一詞在此亦可譯作“概括”}但他的器樂還有別的因素:他所以能如此徹底的吸收,不僅由於他作各種實驗的時候能專心壹志的渾身投入,他與現實之間沒有任何隔閡,並且還特別由於他用一種超過他的時代的觀點,來對待所有那些實驗。這個觀點主要是在於組織的意識(sense of construction ),在於建築學的意識,而這種組織與這種建築學已經是屬於貝多芬式的了,屬於浪漫派的了。這個意識不僅表現在莫扎特已用到控制整個十九世紀的形式(forms),並且也在於他有一個強烈的觀念,不問採取何種風格,都維持辭藻的統一(unity of speech),也在於他把每個細節隷屬於總體,而且出以brilliant[卓越]與有機的方式。這在感應他的前輩作家中是找不到的。便是海頓吧,年紀比莫扎特大二十四歲,還比他多活了十八年,直到中年才能完全控制辭藻(master the speech),而且正是受了莫扎特的影響。十八世紀的一切醞釀,最後是達到朔拿大麯體的發現,更廣泛的是達到多種主題(multiple themes),達到真正交響樂曲體的發現;醞釀期間有過無數零星的incidents[事件]與hints (啟示),而後開出花來:但在莫扎特的前輩作家中,包括最富於幻想與生命力(fantasy and vita1ity )的意大利作曲家在內,極少遇到像莫扎特那樣流暢無比的表現方式:這在莫扎特卻是首先具備的特點,而且是構成他的力量(power)的因素。他的萬無一失的嗅覺使他從未不寫一個次要的裝飾段落而不先在整體中叫人聽到的;也就是得力於這種嗅覺,莫扎特才能毫不費力的運用任何‘琢磨’的因素而仍不失其安詳與自然。所以他嘗試新的與複雜的和聲時,始終保持一般談吐的正常語調;反之,遇到他的節奏與和聲極單純的時候,那種‘恰到好處’的運用使效果和苦心經營的作品沒有分別。' E" x" Z" F% B; A+ Q
5.39.217.779 ^) u! D/ Q* F# {. G
“由此可見莫扎特一方面表現當時的風格,另一方面又超過那些風格,按照超過他時代的原則來安排那些風格,而那原則正是後來貝多芬的雄心所在和浪漫派的雄心所在:就是要做到語言的絶對連貫,用別出心裁的步伐進行,即使採用純屬形式性質的主題(forma1 theme),也不使人感覺到。tvb now,tvbnow,bttvb7 ~& g( q3 W2 {3 T: O
1 v9 {( w& Q: ^4 k1 K( M5.39.217.77“莫扎特的全部作品建立在同時面對十八十九兩個世紀的基礎上。這句話的涵義不僅指一般歷史和文化史上的那個過渡階段(從君主政體到大革命,從神秘主義到浪漫主義),而尤其是指音樂史上的過渡階段。莫扎特在音樂史上是個組成因素,而以上所論列的音樂界的過渡情況,其重要性並不減於一般文化史上的過渡情況。
3 [6 `% {9 {( \. Q' |) o5.39.217.77# `7 b+ F# D% `
“我們在文學與詩歌方面的知識可以推溯到近三千年之久,在造型藝術中,巴德農神廟的楣梁雕塑已經代表一個高峰;但音樂的表現力和構造複雜的結構直到晚近才可能;因此音樂史有音樂史的特殊節奏。”
T; O2 L: x2 [& E9 o5 y$ y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7$ M z$ o- ^+ \
“差不多到文藝復興的黎明期{ 約指十三世紀} 為止,音樂的能力(possibilities of music)極其幼稚,只相當於內容狹隘,篇幅極短的單音曲(monody);便是兩世紀古典的復調音樂{指十四、十五世紀的英、法,法蘭德斯的復調音樂},在保持古代調式的範圍之內,既不能從事於獨立的{即本身的一套法則的}大的結構,也無法擺脫基本上無人格性{impersonal即抽象之意}的表現方法。直到十六世紀末期,音樂才開始獲得可與其他藝術相比的造句能力;但還要過二個世紀音樂才提出雄心更大的課題;向交響樂演變。莫扎特的地位不同於近代一般大作家、大畫家、大雕塑家的地位:
( {: m2 f+ _, W0 \4 w( ^5 ntvb now,tvbnow,bttvb
7 O$ j/ q- o% N9 Y& p, Y/ d;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莫扎特可以說是背後沒有菲狄阿斯(phidias)的陶那丹羅(donatello)。
* a) i& y6 N8 l0 K0 R公仔箱論壇
& o5 x' Z2 d& }+ j, M0 f8 n{按:陶那丹羅是彌蓋朗琪羅的前輩,1386―1466,等於近雕塑開宗立派的人;但他是從古代藝術中熏陶出來的,作為他的導師的有在他一千六百多年以前的菲狄阿斯,而菲狄阿斯已是登峰造極的雕塑家,莫扎特以前冶樂史上卻不曾有過這樣一個巨人式的作曲家。}在莫扎特的領域中,莫扎特處在歷史上最重大的轉捩關頭。他不是‘一個’古典作家,而是開宗立派的古典作家。(he is not a classic but the classic{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他以前根本沒有古典作家,所以我譯為開宗立派的古典作家。}“他的古典氣息使他在某些方面部代表那種雙重性{上面說過的那一種} : 例如the fundamental polarities of music{ 按:fundamental polarities of music一句,照字面是:像我們今日所理解的那種音樂的兩極性;但真正的意義我不瞭解} ; 例如在有伴奏的單音調( melody with accompaniment ) 之下,藏著含有對位性質的無數變化( thousands inflections),那是在莫扎特的筆下占著重要地位的;例如a symphony extreme1y nourished butprodigious1y transparent resound the deliberate vocalism in his lyrical works[在他的抒情作品中,有一種極其豐盛而又無比明淨的交響樂,經蓄意安排如聲樂的處理,而激盪迴響]。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所有他的音樂都可以當作自然流露的melody[旋律](spontaneous melody),當作a pure springing of natural song[自然歌曲的淙淙泉湧〕來讀(read);也可以當作完全是‘藝術的’表現(a complete1y‘artistic’expression)。 |